塔里木大学”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青春助力农业发展“团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进行社会实践,成员们随团队深入当地棉业生产一线,通过田间实践、产业观摩与连队调研,不仅深刻体会到科技与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更探寻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密码。
▲图为成员在田间实践学习种植知识
走进棉田,团队成员们一同调研,主动向棉田职工请教棉花花期管理技术,细致学习打顶要领 —— 既要精准把握 “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 的农时原则,又要严格控制果枝保留数量。期间,成员们与职工开展打顶竞赛,在欢声笑语中提升农业操作技能,也更深领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道理。当地普及的现代化控技术令其惊叹:科学喷施调节剂后,棉株长势整齐,有效预防徒长,科学种植的优势直观呈现。
▲图为成员们在十六团田间职工进行打顶教学
随后,成员们随团队前往新疆三场丰收棉业实践。在高标准农田管护站,大型播种机、收割机与智能灌溉系统有序运行,高机械化水平颠覆了其对传统农业的认知;走进纺纱厂,目睹棉花经多道工序变为细密纱线,清晰认识到产业链延伸对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性。此外,团队还展示的无人机航拍技术,让成员看到科技赋能农业的广阔前景 —— 航拍数据能精准掌握棉田生长情况,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图为无人机航拍展示
连队调研时,国家惠农政策的托举、老党员的实干精神、农业新技术的革新相互融合,绘就连队振兴画卷。这让该青年意识到,农业发展需政策、精神与科技协同发力。而田间的创新种植模式、打顶竞赛中的农时匠心,以及党群服务清洁、地头课堂等活动,更让他明白农业既需实干,也离不开科技赋能。
▲图为田间地头实践学习留影
此次实践是一堂行走的 “三农” 课。该青年深刻明白,乡村振兴需科技支撑与青年担当,他愿以青春为舟,将知识扎根土地,投身农业现代化,让 “端牢中国饭碗” 的誓言更铿锵,为农业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撰文 |刘万年 马键 王宇嫣
图片 |王宇嫣 李亚鹏
一审 |任冬涵
二审 |张欣欣
三审 |李亚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亚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