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语同音·心同行·业同兴——推普实践团赴巴楚县阿瓦提镇5村、7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6 22: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马莹莹、李显炜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马莹莹、李显炜)为深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语同音·心同行·业同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于7月5日走进喀什地区巴楚县阿瓦提镇5村、7村,继续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普通话培训与入户调研双轨并行,为边疆乡村文化振兴注入语言动能。

实践团创新设计“普通话+二十四节气”的特色课程,将节气文化与语言教学深度融合。主讲人以二十四节气之夏为切入点,主要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节气,以节气的时间、习俗、养生保健、食谱以及谚语等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青少年和基层干部们跟着PPT进行普通话的学习,在“夏至东风摇,麦子水果捞。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的谚语朗读中感受汉语言韵律美。这种“文化浸润式”教学法,让30余名青少年和基层干部在掌握规范发音的同时,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分组访谈调研时,两个小组对两个村的农户进行走访和调研。访谈调研显示,有一定数量的村民基本具备普通话日常交流能力,但存在长句表达不畅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的艾莎•达吾提大姐分享道:“我学会说普通话,去县城办事就会更加容易,出去找工作也会多很多选择。”

当日活动吸引了40余位青少年和基层干部的热情参与。实践团负责人介绍道:"我们致力于通过将规范汉语转化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实用'语言工具包',不仅助力提升乡村经济活力,更希望以此为情感纽带,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次活动不仅搭建起城乡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更以“语言赋能”的创新实践,为边疆乡村振兴注入了“语同音、心同行”的精神力量,让普通话之花在西域大地绽放出民族团结的绚丽色彩。

(文/马莹莹 李显炜 摄/杨承浩 刘雅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显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