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开展暑期特色课程实践活动———乐拂炎刘滋童心,清韵悠悠启童智

发布时间:2025-07-05 18: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凌兴 张文熙 何立足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2日(通讯员凌兴 张文熙 何立足 )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爱润童心・智慧启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淮南市寿县炎刘镇持续推进。为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提升其综合素养,实践团队以乐理基础启蒙、乐器体验实践、歌曲创作赏析为主线,组织开展了“晨韵合唱练习”“乐理奇妙之旅”“指尖弦音探秘”等多项特色课程。

当日清晨,志愿者团队带领孩子们开展晨韵合唱教学活动。课程融合乐理基础与音乐美学知识,讲解合唱中 “和声共鸣”“节奏韵律” 的艺术内涵,带领学生完成《送别》《兰花草》等经典曲目的发声练习与和声配合,引导他们在一唱一和之间感受音乐之美,在旋律流动中提升艺术感知与协作能力。

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合唱《送别》。通讯员凌兴提供

之后开展的“乐理奇妙之旅”课程将课堂转入乐理理论环节。志愿者化身“音符向导”,通过趣味动画演示与互动游戏,带领孩子们探索音符的起源、功能与基础乐理要素,从节拍、节奏到五线谱的“音乐密码”,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小故事。在志愿者手把手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了最基础的乐理知识,用不同颜色标注音高与节奏,在创意实践中理解音乐结构,培养基础创作能力。课堂上充满欢快的讨论声,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音乐小作品”不断诞生,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提升艺术感知力与文化探索热情。

图为志愿者教导小朋友们学习基础乐理知识。通讯员凌兴供图

随后开展的“指尖弦音探秘”课程将课堂带入音乐实践的奇妙世界。志愿者化身“吉他小博士”,通过趣味视频演示与实物展示,带着孩子们认识吉他的起源、构造与发声原理,从共鸣箱、琴弦到琴颈上的品格,将看似复杂的部件比作音乐王国里的“奇妙伙伴”。

在互动讲解中,志愿者着重介绍了吉他的六根弦对应的音名,还展示了拨片、变调夹等实用配件。紧接着,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分步指导下,亲手触摸琴弦感受震动,尝试用拨片轻扫出简单和弦。他们专注地调整手指按弦的位置,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基础指法,虽然动作略显生涩,但每弹出一个清晰的音符,课堂上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在指尖的跃动中,诞生出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音乐片段。教室里流淌着此起彼伏的吉他声,洋溢着探索音乐的热情与欢乐,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吉他入门知识,更在实践中开启了对音乐世界的无限向往。

图为志愿者在向小朋友们展示吉他的构造。通讯员凌兴供图

本次三项课程内容涵盖声乐启蒙、乐理认知与器乐实践,实践团队依托学院特色资源,以“晨韵合唱练习”涵养艺术审美、以“乐理奇妙之旅”夯实知识基础、以“指尖弦音探秘”锻炼实践能力,设计出集音乐素养培育、协作能力提升与兴趣拓展于一体的教学模块,有效激发了乡村儿童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与探索精神,让孩子们在歌声与旋律中感受艺术之美,在实践体验中收获成长。
此次实践活动以“音乐赋能成长”为主线,精心策划吉他基础教学、乐理趣味课堂、童声合唱训练、音乐文化赏析等多元课程,为乡村儿童搭建起沉浸式音乐体验平台。此次音乐主题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打开了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通过系统的吉他学习与音乐实践,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艺术感知力与创造力,更以音乐为桥梁,丰富了乡村假期教育资源,让基层群众感受到音乐文化的感染力与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实践团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用青春力量谱写乡村美育新篇章,既展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也为新时代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生动样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文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