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师“美育凤凰”寻访苗族土布技艺制作人廖元秀
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 蒋洁 倪昊彬 邓娅) 为感悟工匠精神,传承文化根脉,2025年7月3日下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育凤凰”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指导老师蒋洁、谷炽辉带领下,深入湘西凤凰县筸子坪镇拉务村,拜访了苗族土布技艺传承人廖元秀老人,探寻千年织艺的奥秘。
廖元秀奶奶织布场景
一甲子的经纬人生:坚守与传承
在古韵悠然的吊脚楼里,年逾古稀的廖元秀热情接待了师生一行。古老的腰织机、斑斓的土布,无声诉说着她六十载的执着坚守。“这不仅是手艺,更是苗家的根。”廖元秀从纺纱、牵线、装扣到复杂的织造工序,娓娓道来各种纹样背后深厚的民族记忆。
廖元秀奶奶部分织布成品展示
择一事,终一生:匠心的纯粹力量
“机器布快,但没魂!老祖宗的东西不能断。”廖元秀的话语朴实而有力。师生们目睹她端坐古旧木织机前,耗费数月方能织就一块布,那份专注、虔诚与深沉的责任感令人动容。目光聚焦于她布满老茧却灵巧飞舞的双手,耳畔回响着“咔嗒、咔嗒”的织机韵律,这一刻,“择一事,终一生”的纯粹力量直抵人心。
实践团成员尝试织布过程
甘为人梯:点燃传承星火
廖元秀更致力于技艺的薪火相传。她走进校园、工坊,倾囊相授技艺与承载其中的文化故事。“只要有人学,我就教!不能让好手艺失传。”这份主动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
实践团成员与廖元秀奶奶进行合影留念
感悟与使命:匠心守护文脉
此次寻访令团队成员深受触动。大家深刻认识到,廖元秀老人六十载守护的不仅是一门精湛技艺,更是一个民族珍贵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家园。她身上所体现的专注、坚守、责任与情怀,正是“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也为青年学子克服困难、追求卓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用匠心致初心,扎根传统深挖精髓,勇于创新活化非遗,让苗族土布等文化瑰宝焕发新生,以手中画笔和专业学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致敬廖元秀老人!
致敬文化守护者!
一师学子,匠心守护文脉,我们在路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倪昊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