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地理专业知识优势,助力乡村教育力量发展与振兴,引导地理与旅游学院学子运用专业知识为提高乡村儿童科学素养贡献青春力量。在7月2日-7月3日的暑期爱心托管班中,志愿者们精心设计趣味地理知识小课堂,用知识为孩子们打开梦想的窗,让爱传播向更远的地方。
暑期课堂开课
土壤经纬,花韵天成
志愿者傅钰清走进教室,开展“种植格桑花”的地理实践课程。通过简单易懂的故事和生动有趣的图片,介绍格桑花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等基础知识。同时,安排简单的种植任务。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从每一块土壤到,每一朵花。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地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保护和重视。
志愿者傅钰清上课情况
地层密码,化石藏真
志愿者宋辉开展“化石的秘密“课堂。从一副骨架图片,讲到地球的发展,从恐龙时代,讲到人类进化。课程开始,老师以一系列的问题作为开场,瞬间点燃了在场同学的好奇心。课程中老师借助大量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视频资料,深入讲解了化石的形成过程、种类以及它们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远古生物的繁盛与灭绝。孩子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份对知识本身的渴望,是驱动未来持续探索的原动力。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更激发了孩子对探索世界的兴趣与热爱。
志愿者宋辉上课情况
光行水汽,虹绘苍穹
志愿者李彤,讲解“神奇的彩虹”。让孩子们思考,彩虹各个方面的性质。“为什么彩虹总是弯弯的?”“七种颜色的排列顺序为什么固定不变?”随着一连串充满趣味的提问,老师通过动画演示与实物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道出了彩虹的秘密。孩子们在认识自然景观独特地理价值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相信这也将成为他们未来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基石。
志愿者李彤上课情况
丛横四海,揽尽地脉
志愿者冉一涵化身“地理探险家”开展“环球地理大冒险”课堂,将抽象的地理概念转化为孩子们触手可及、趣味盎然的互动体验,将世界地图呈现在小朋友的眼前,使喜马拉雅山不再是高不可攀 。她还向小朋友分享世界之中出名的地域,不仅开拓了小朋友的眼界,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点亮一双双看见宏伟世界的眼睛。
探索地理,点亮微光。此次地理知识小课堂三下乡活动,是知识跨越山海的奔赴,更是为乡村孩子打开看世界的窗。走进“土地”,是扎根对家乡的热爱;拥抱“远方”,是奔赴对未知的向往。相信在大手牵小手团队成员的接力耕耘下,会有更多被地理赋予视野的乡村孩子走向更远的未来。愿我们继续携手,以地理为笔,书写城乡共融、逐梦同行的美好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南平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