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乡畲族风情小镇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洞头乡地处会昌东南一隅、武夷山余脉,与福建武平县相邻,距县城 48 公里,森林覆盖率 88%,平均海拔 600 米以上,山峦起伏,峰高嶂叠,生态优美,气候宜人,土质肥沃。洞头畲族村,位于洞头乡中部,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村中风景优美,景色怡人,活动设施完善,民族风情浓厚,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构建起独特而完整的畲族村风貌。洞头资源条件优越,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乡镇、“国家卫生乡镇”、全省生态旅游示范乡镇、全省 4A 级乡村旅游景点、全省水生态文明试点乡镇,洞头乡畲族村被列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非遗小镇”,境内不仅有深厚的畲族文化和保存完好的古民居,还有高山云海、悬崖飞瀑、特色民居、竹海氧吧、秀美梯田等乡村美景。
图为赣州市会昌县洞头乡畲族村
一、 文化沉浸:畲韵流淌铸就魅力
在青山环抱间,洞头畲族风情小镇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民俗长卷。这里沉淀着千年岁月,孕育出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象征民族信仰与祥瑞的凤凰图腾,作为身份标识的标志性蓝腰带与精美服饰,以及充满活力的竹竿舞、斗笠舞和摆字龙灯等民俗活动。其中,拥有逾300年历史的包茂地展览馆是游客最感兴趣的景点。该馆生动、完整的展示了畲族农耕生活文化,成为传承历史的核心载体,也成为游客探寻畲族历史、体验原生态文化的核心窗口与热门打卡点。
图为“石榴籽同心筑梦”实践队体验当地民族文化
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如何让传统文化持续焕发吸引力?洞头乡畲族风情小镇给出了答案: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将畲族文化基因深度融入旅游全链条——从讲解服务的知识传递,到互动性强的民族特色体验项目,再到独具风味的畲家餐饮环节,都力求营造全程化、沉浸式的文化氛围。这种深度的文化浸润,是周边景区难以模仿的独特优势。 未来计划借助“互联网+”模式,依托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把年轻化、创意化的表达融入讲解,并拓展传播渠道,增强文化渗透力与吸引力,让更广泛的群体了解畲族文化。
图为游客体验畲族长桌宴
二、 产业深耕:富硒农品驱动振兴
洞头乡依托得天独厚的高山气候和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主推富硒农产品系列:包括高山芙蓉李、富硒大米、富硒紫薯、富硒红薯及水稻辣椒。每年7月底至8月初成熟,酸甜可口,契合暑期旅游高峰,成为洞头乡最具代表性的时令鲜果。
图为洞头乡特色农产品
销售渠道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线上,种植户直接通过抖音店铺上架商品;线下,游客体验“现摘现采”模式。为提升产品价值,当地精心打造两大特色品牌:“熊美人”以富硒红薯、紫薯和有机大米为主打产品;“洞藏畲味”则专注于畲族传统水酒、米酒的传承与创新。产业推广依托抖音号、视频号及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创意内容宣传特色产品与文化,并联动市县文旅单位,整合多方资源共同提升品牌影响力。发展成效直接体现在民生改善上,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农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了增收致富。
三、瓶颈突破:交通拓路释放潜能
洞头乡畲族风情小镇在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我们了解到洞头乡现在因山区位置导致大型旅游巴士无法进入,影响客源规模的交通制,同时面临新项目开发资金来源与分配等问题。对此,地方政府已积极行动,通过精准的政策帮扶提供支持,例如:依据月度游客接待量、举办文化活动规模及参与人数等关键指标,给予相应的专项资金补助,为产业发展注入动能。
对于未来发展,现任赣州市会昌县洞头乡政府旅游岗干部刘地华表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 空间拓展,联动发展:突破现有景区范围限制,积极整合周边村庄的特色景点与资源,协同打造跨区域、主题化的精品旅游线路(如畲族文化探秘线、高山生态休闲线等),扩大整体旅游规模与吸引力,实现区域共赢。
2. 交通攻坚,畅通血脉:亟需开通连接县城及主要交通节点的景区旅游专线,从根本上解决游客“最后一公里”的抵达难题。让更多游客能够便捷、舒适地抵达,让洞头乡独特的文化与产业潜力得到充分释放,让乡村振兴的动能更加强劲!
图为“石榴籽同心筑梦”实践队队员采访
文字:赵菲 章怡容 吴双 尤然 许颖
供图:康玲 吴双 罗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袁洋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