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志愿扬帆。7月2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墨轩服务队以“掌心护生命,笔尖承文脉”为主题启动了“笃学尚行,翰墨飘香润童心”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精心构筑起“安全守护”的立体防护网,同时悉心点燃“文化传承”的千年薪火,在寓教于乐与躬身实践中,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注入坚实的安全保障与深厚的文化滋养,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图为队员为学生们开展开班仪式合影
掌心护住生命的微光 笔尖流淌千年的回响
安全是生命最坚实的铠甲,守护着我们探索世界的每一步。”队员以温暖而坚定的声音开启了当日的“暑期安全守护行动”课程,将孩子们引入构筑安全防线的思考。
伊始,队员清晰阐释了夏季高发的溺水与中暑风险,剖析其成因与可怕的后果。一张张真实的警示图片,让孩子们瞬间感受到危险并非遥不可及。接着,队员以本地一处成功消除溺水隐患的“亲水乐园”改造为例,生动讲述了如何通过增设防护设施、普及急救知识、加强巡查管理等综合手段,将危险水域变为安全乐园。孩子们听得屏息凝神,纷纷举起小手:“如果看到有人落水,我们该怎么做?”“中暑头晕时,第一步要怎么办?” 队员结合规范的动作演示,一一解答,并鼓励孩子们从自身做起:远离陌生水域、科学饮水避暑、牢记求助电话。生动的讲解与互动,将安全的种子深深植入心田。
课堂气氛在“安全技能模拟”环节达到高潮。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认真练习溺防水的手势,模拟拨打求救电话的清晰表述,学习利用身边物品制作简易救生工具。专注的眼神和略显紧张却努力规范的动作,透露出他们对守护生命的郑重承诺。看着模拟场景中被成功“救助”的同伴,小朋友小刘(化名)用力握紧了小拳头,眼神格外明亮:“原来保护自己、帮助别人,有这么多方法!我回家要告诉爸爸妈妈!”
图为白沙村学生们认真学习防溺水姿势动作合影
翰墨飘香润童心 笔走龙蛇承古韵
午后,活动的旋律转向“文化传承”。这支柔软的笔尖,能写出最刚劲的骨气,承载着祖先千年的智慧与情感。 书法课堂上,队员轻抚毛笔,以充满敬意的话语引领孩子们步入墨香世界。
队员首先展示了形态各异的毛笔,讲述其作为书写载体的独特文化内涵。随后,细致演示了执笔的正确姿势与基本运笔方法——如何提按顿挫,如何让墨汁在宣纸上流淌出有生命力的线条。孩子们被传统艺术的魅力深深吸引,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在队员的指导下,他们屏息凝神,笔尖轻触宣纸,墨迹或浓或淡,线条或直或颤,看着自己笔下虽稚嫩却独一无二的“横竖撇捺”,小朋友小曹(化名)兴奋地小脸微红:“原来写毛笔字这么有趣!这些线条好有意思,我要好好练习!
图为团队队员教授学生们正确握持毛笔的姿势
志愿护航假期 知识点亮成长
活动中,队员们还深入了解每个孩子在作业中遇到的困难,针对不同学科的薄弱环节,进行一对一辅导。面对复杂的应用题,志愿者仔细讲解解题思路;批改作文时,逐字逐句指导孩子们组织语言;辅导英语作业,则着重帮助练习发音、讲解语法。为提高学习效率,队员们还设计了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环节。孩子们积极提问,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五年级学生小张(化名)说:“志愿者老师讲得很清楚,帮我解决了好几道一直不会的题,太感谢他们了!” 此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们完成了假期作业,更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队员们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为孩子们的假期学习保驾护航。
图为队员辅导学生暑假作业疑难问题“安全守护”与“文化传承”双轨并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多元担当。团队既以精研之技点燃翰墨薪火,传承文化基因;更以虔敬之心守护教育本真,筑牢安全基石。致力于用知识的钥匙为孩子们开启探索世界的大门,以文化的力量滋养其精神品格,涵养其家国情怀。此次活动是青年学子躬身实践,积极投身赓续中华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族未来的生动写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童正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