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物无声,大地生机盎然。近日利用暑期时间,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特此成立了“小院精神”赋能“青木计划”科技创新研学团,参观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纪念馆(洛八办),找寻那份传承许久的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富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和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而这也是学院开展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传承红色文化,以“食“筑梦。
秉承着将“小院精神”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理念,研学团的16名大学生来到洛八办,走进这座充满丰碑的革命遗址。
在洛八办这个“抗战前哨、红色枢纽”里,通过共产党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战的身影,他们感受到了无比炽热的红色精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实践团的学生们,也时刻不忘自身专业优势,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关系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党曾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实践团的学生们依托自身专业,在此实地走访,调查当地居民对食品安全的了解程度与当地特色食品产业。
通过“特色”挖掘老区的饮食文化资源,从食品加工和食用需要的不同条件出发,提供更多优质创意以运用到食品品牌中,走出一条带有红色文化的科技创新之路,紧扣实践团“科技创新”的主目标。
同时,大学生们还走进社区,小学,宣传食品安全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在社区,积极与社区负责人沟通,关心社区对于食品安全宣传方面的欠缺,并努力为社区的食品安全规范贡献实践团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小学,实践团充分发挥属于大学生的亲和力,积极与学生互动,通过食品特色小游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当然,无论如何他们是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对于课程的学习同样不能落后,河南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以自己丰富的学识为乡村的孩子开展了,诸如“趣味数学”,“趣味英语”,“书法基础”等学业性课程。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通过参观革命遗址,依托专业优势走访社区小学,将当地文化与小院精神相结合,把科技创新与食品安全相融合,为其保驾护航。科技创新并不是冰冷的科技,它是充满人情味的,它事关人民与国家,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红色文化融入科技创新,让科技带上温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毅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