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院精神”赋能“青木计划”,深耕乡村振兴沃土
——穿梭展馆田野,科普乡村沃土
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由师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基层,以“小院精神赋能青木计划”为主题,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走进农耕博物馆,探寻农耕文化根源,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并积极向当地居民普及知识,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的第一站来到了农耕博物馆。在这里,一件件古老的农具、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脉络。从原始的石制农具到传统的铁犁牛耕,从简单的灌溉工具到复杂的农业机械,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汗水。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仔细观察展品细节,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通过参观,大家深刻认识到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看着这些古老的农具,仿佛能看到先辈们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这让我对农业有了更深的敬意。”一位实践团成员感慨道。
离开农耕博物馆,实践团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考察。在当地农户的带领下,成员们深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生长情况以及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他们穿梭在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中,与农户亲切交流,详细询问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实践团成员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针对部分农田存在的灌溉效率低、土壤肥力不足等问题,同学们结合农业工程、土壤学等专业知识,提出了改进灌溉系统、合理施肥等解决方案,得到了农户的认可和好评。
除了实地考察,实践团还积极开展知识普及活动。他们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向当地居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以及乡村振兴政策。在讲座中,同学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讲解了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新型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增收致富。同时,他们还向居民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在现场演示环节,同学们亲自操作农业机械,让居民更直观地了解其使用方法和优势。这些知识普及活动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和环保意识,也让大家对乡村振兴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次以“小院精神赋能青木计划”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河南科技大学践行“小院精神”、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小院精神”强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而“青木计划”则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实践团成员们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中,更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未来,他们将继续发扬“小院精神”,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南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以“小院精神”赋能“青木计划”的实践活动,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知识和理念,也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相信在“小院精神”的引领下,“青木计划”将不断结出硕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艺博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