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文旅赋能,创绘岚岛”暑期三下乡实践队14名师生赴平潭北部湾生态廊道,通过实地考察、游客访谈和集体研讨,深入挖掘北部湾生态廊道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为北部湾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循迹山海画廊,把脉生态文旅现状
北部湾生态廊道全长33公里,拥有8条观光联络道、3条人行观光步道、9处休息区及11处观景平台,是平潭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载体。这座曾获评"福建十大网红打卡地"的观景平台,此刻正笼罩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的礁石与碧波荡漾的海面构成一幅水墨丹青。实践队一行沿着蜿蜒的海岸线,先后抵达了F1和F2观景台,记录下礁石与蓝天碧海交织的自然景观,感受海风拂面的惬意。实践队队长王子烨主动担任“旅游体验官”,在沿海沙滩的打卡点为旅游线路设计积累素材,进行情景模拟拍摄。“这里的自然景观极具吸引力,是线路设计的核心资源。”队长王子烨边拍摄边记录。队员们分工协作,详细记录沿途基础设施的分布、状态和使用情况。随后实践队登顶最高观景台,俯瞰全景,不仅被壮丽的自然风光所震撼,更以专业的眼光审视廊道的规划细节。他们发现,尽管北部湾生态廊道风景如画,但仍存在公共设施不足、交通便利性待提升等问题。“这里的自然风光无可挑剔,但若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游客体验会更好。”实践队队员洪思彤在记录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观察。
图为实践队队长王子烨在北部湾生态廊道打卡点担任“旅游体验官”
聚焦痛点,共谋良策
为深入了解游客需求,实践队在廊道沿线随机访谈了多位游客。一位来自江西的游客表示:“平潭的民宿服务和网约车司机态度都很棒,但公共厕所较少,休息区设施简单,希望能有更多便利设施。”另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则提到:“步道沿途缺乏遮阳设施,夏季游览时较为不便。”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迅速展开讨论。队员洪思彤提出:“可以在休息区增设自动贩卖机,解决游客饮水需求;在空旷区域设立集装箱式小型休息点,提供遮阳和短暂休憩的场所。”队长王子烨补充道:“实践队计划结合调研结果,重点围绕提升服务便利性与舒适度,设计一条涵盖自然风光与文化体验的特色旅游路线,让游客既能欣赏美景,又能感受平潭的独特魅力,线路将串联核心景观与优化后的服务节点,力求让游客玩得舒心、行得便捷、记得深刻。”游客的反馈为实践队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也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文旅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美丽的风景,更需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图为站在北部湾生态廊道观景台拍摄的风景照
此次深入北部湾生态廊道的实践不仅为团队后续形成文旅融合的调研报告积累了一手资料,更让青年学子在实地调研中深化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实践队队员王佳惠表示:“这次调研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优质的旅游服务与壮丽的自然景观同等重要。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源于真实的需求和专业的思考,饱含着同学们对平潭文旅发展的热切期待。”带队教师郑小敏评价此行:“同学们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他们不仅精准‘把脉’了服务痛点,更开出了兼具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良方’,充分体现了专业素养与服务社会的结合。实践队讲基于此次调研成果,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形成可行性方案,为平潭文旅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队在北部湾生态廊道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舒雯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