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交流探红脉,童心润泽传薪火

发布时间:2025-03-06 21: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冼芷萱、肖水萍、丁静汝   阅读 1.9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小孩们乐意参加,还能学到知识,我们大人也高兴呀。”小朋友在桌前参加红七军知识问答活动,桂头镇村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村民与小朋友共同了解红七军知识)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团委一江两岸实践团走进乳源桂头镇,围绕红色文化传承发扬这一主题展开实践。本次活动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工程”的号召,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双管齐下。“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希望通过多样的活动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一江两岸队长冼芷萱表示。

以趣为媒,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采用“题库参考+二人抢答”的形式,在桂头镇民法典公园举办。团队提前准备了丰富的红七军历史知识题库,供参赛者参考学习。比赛环节中,两名参赛者通过抢答的方式竞争,答对者获得抽奖机会,赢取精美奖品。题目内容涵盖红七军的光辉历史、革命精神及其在乳源地区的革命事迹,既具知识性又富有趣味性。活动以有趣的互动形式吸引了众多小学生和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小学生们踊跃组队参赛)

团队成员在活动中组织比赛有序进行,耐心为参赛者和观众讲解红七军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故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小朋友们也积极参加互动——“红七军当时被整编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师”“答对啦,特别棒,我们来看看下一题”小朋友们根据手册上的内容进行记忆,争相回答红七军的历史知识,在知识抢答中更加了解红七军的历史,现场洋溢着浓厚的热情。

(活动现场还吸引了许多民众驻足围观)

此次红色知识有奖问答活动是一江两岸团队在乳源开展的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之一。该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进一步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与队共商,助力红脉传承。

红七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在乳源留下了深刻的革命印记。团队成员在乳源县桂头镇与驻村工作队老师们展开深入交流,旨在进一步明确团队行动方向,推动中小学生红色研学路线的发展,助力乳源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振兴。

老师们建议团队结合乳源的红色资源,以红七军革命路线为核心,开展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带领学生重走红色之路,重温革命历史。

团队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文旅方案,从研学路线的设计,到实地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整方案。毕建永老师表示,工作队将与团队紧密协作,共同整合当地资源,助力地方发展,并建议团队拜访慰问乳源当地的革命老红军,聆听他们讲述红七军的革命事迹和战斗故事,进一步丰富研学内容。

(访谈照1)

为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团队通过视频推广的方式,展示乳源的红色历史、瑶族文化及民族融合的独特魅力。视频内容结合红七军在乳源的故事,展现乳源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团队还提议培养当地中小学生作为“小小讲解员”,讲述乳源的红色故事,增强当地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毕建永老师建议,以红七军在乳源的活动为切入点,深入挖掘红七军为何来到乳源、在当地的活动及其对乳源的历史影响,并挖掘乳源的其他红色故事,形成一条完整的红色文化脉络。

(访谈照2)

团队认真总结了驻村工作队老师的指导建议,将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创新实践形式,继续秉持“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宗旨,深入基层,播撒红色文化的种子。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红色文化教育,积极践行“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助力乡村红色文化振兴。当红色基因注入成长灵魂,“红韵广东”的蓝图便有了绵延不绝的力量源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冼芷萱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5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