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践致远·红色寻访记:一堂跨越百年的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3-06 15: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高梓皓   阅读 9.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迎着黄海的凛冽寒风,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济管理学院

2303001班的学子们

探访甲午烽烟遗迹

追随岛上党员足迹

以“履践致远·红色印记”之名

聆听国家安全“守护者”的谆谆寄语

在历史与现实交织中叩问青春使命

履践之路,始于甲午觉醒

“这一战,是为民族存亡而战!”

甲午战争博物馆

斑驳的致远舰模型

泛黄的《马关条约》复刻件

锈蚀的舰炮残骸与泛黄的《海战图》将时光拉回1894年

……

  历史的碎片拼凑出1894年的悲壮图景

“北洋将士的最后一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

同学们凝视着展厅内锈迹斑斑的炮管,面对致远舰最后的冲锋史料

同学们写下感悟

“从屈辱中读懂‘落后就要挨打’,更从抗争中看见民族脊梁。”

北洋将士的绝地反击

是绝望中的觉醒

“履践致远,当以自强破困局。”

海风卷起班旗,猎猎作响

党员领航,解码国家安全密码

“国家安全是生存的根基,更是发展的命脉。”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地

胸前党徽闪耀的党员讲解员为同学们展开了一幅“国家安全地图”

国家安全不是遥远的‘高大上’

而是每个人生活的‘细小微’

►一粒种子:关乎14亿人饭碗的生物安全 

►一条朋友圈:可能泄露地理信息的“随手拍” 

►一次握手:核心技术转让中的经济安全博弈 

“当年列强用炮舰打开国门,今天网络战、科技战同样暗流涌动。”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教学让国家安全的概念落地生根

国家安全,需要每一代青年‘致远’而行

打捞精神坐标,跨越60岁的初心对话

实践尾声

一场特殊的“新老党员对话”在教育基地展开

同学们在班长和团支书的带领下

采访了包括驻岛老党员王主任等4位党员

“我25岁上岛时,这里只有破败的炮台

如今万吨舰艇巡航东海,靠的是什么?

是千万党员用‘履践’二字扛起的担当!”

没有冗长的报告

没有刻意的说教

2303001班的年轻学子们

从这群“活教材”身上读懂了答案

► 什么是信仰?是面对危机时那句“党员先上” 

► 何谓传承?是将红色基因化作青年手中的接力棒 

刘公岛的浪涛

拍打过甲午年的血火

也映照着新时代青年的脸庞

在潮声里,历史与未来在此交汇

当同学们与历史对视

从党员手中接过“履践致远”的接力棒

那些关于国家安全的故事

终将化作破浪的风帆

守护山河无恙,需要战旗永红

书写盛世华章,更需青春当燃

“国家安全,是青年脚下最坚实的路”

“今日所见,皆为吾辈远征之炬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梓皓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37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