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福建红色文化故事、传承优秀革命文化,阳光学院赴连江“船阳青火”实践队前往福州市连江县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连江是一块有着浓厚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哺育出众多的英豪俊杰、能人志士。如“黄花岗十志士”、土地革命时期的杨而菖、抗日战争时期的梁仁钦、解放战争时期的陈可珠等先烈。
一踏入烈士陵园,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便如潮水般将同学们紧紧包裹。园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它们像是忠诚的卫士,不分昼夜地默默守护着英烈们的不朽英魂。首先撞入眼帘的,是那巍峨耸立的革命纪念碑,它宛如一位坚毅的巨人,静静屹立在这片土地上,见证了岁月的跌宕起伏,也承载着革命先烈们矢志不渝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不移的伟大信念。碑身上镌刻的每一道笔画,都凝聚着后人对先烈们深深的敬仰与无尽的缅怀,在明媚阳光的轻抚下,散发着熠熠光辉,仿佛在低吟浅唱那段战火纷飞、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脚步轻轻,缓缓环绕着纪念碑前行。每一步都踏得格外凝重,每一眼都饱含着深情。大家细细品读着碑上的文字,那些质朴却震撼人心的记述,如同一条时光隧道,引领大家回溯到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峥嵘往昔。
杨而菖的事迹让大家尤为动容。这位 1913 年出生于连江透堡的革命志士,在 1930 年便领导了透堡农民 “五抗” 斗争,组建起连罗地区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他一心为革命,1931 年,积极投身创建连罗革命根据地,1933 年还率队配合红军攻打福州。可惜,1934 年,在与激战中,他冲锋在前,不幸中弹牺牲,年仅 21 岁。
还有陈可珠,1924 年出生的她,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组织群众宣传、募捐。1944 年参与黄岐半岛抗日游击斗争,1945 年执行任务时被捕,面对敌人酷刑与威逼,她坚贞不屈,最终被残忍杀害,牺牲时同样只有 21 岁。这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片段,如同一帧帧震撼的画面,在大家眼前徐徐展开,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革命胜利的艰难与不易。曾经那些只存在于书本上的先烈名字,此刻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热忱的鲜活生命。他们用滚烫的热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大家开辟出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此次参观连江县革命烈士陵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缅怀先烈的过程中,大家内心深处对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为清晰而深刻的认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站在先辈们用生命铸就的基石上,享受着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与繁荣。同学们理当传承和弘扬先烈们的伟大革命精神,以知识为羽翼,以奋斗为动力,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大家都将历史铭刻于心,继承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在时代的浪潮中,砥砺奋进,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怡娴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