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19日讯(通讯员 胡紫钰)为响应团中央2025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2025年1月15日至2月15日,甘肃农业大学一学子在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贾川乡红领巾爱心托管班担任助教,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关心,积极投身到其中。
一、初入爱心托管班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孩子在假期缺乏妥善的照顾与陪伴。基于此原因,志愿者们怀着一颗颗热忱的心,踏入了这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小天地。初到此,看到那一张张纯真无邪的小脸,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灵动,成员们的内心瞬间被触动。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的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这个爱心托管班,就像是他们的一个小港湾,为他们遮风挡雨,给予他们关怀和陪伴。
二、与孩子们的相处
在爱心托管班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辅导孩子们的功课。一开始,志愿者们以为这会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毕竟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发现并非如此。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都存在差异。有些孩子数学基础薄弱,简单的四则运算需要反复讲解;而有些孩子则对语文的阅读理解感到头疼。因此,志愿者们不得不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孩子们也逐渐掌握了这个较难的知识点,同时,孩子们身上所展示出来的纯真和坚持更是让志愿者们感到深深地欣慰。他们对待知识那种渴望的眼神,让志愿者们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图为志愿者们为孩子们辅导作业
除了学业辅导,与孩子们的心灵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一个小男孩特别内向,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志愿者们注意到这个情况后,主动去和他聊天。开始的时候,他不太愿意说话,只是低着头。最终,与其他小朋友交谈了解后得知他喜欢画画,于是志愿者们开展了画画的课程,就从他喜欢的绘画入手,慢慢打开他的话匣子。原来他的父母长期在外,他非常想念他们。志愿者们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父母在外工作也是为了给他更好的生活,而且在这里,有这么多小伙伴和老师关心他。从那以后,他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也开始主动参与到托管班的各种活动中。例如,在绘画课上,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并且想一想其中的寓意,孩子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用画笔在纸上勾勒出各种各样的水果。其中,他画的是石榴,并且在旁边写上了“多籽多福”四个字,当志愿者们问他为什么画的是石榴这种水果时,他说:“石榴有好多好多籽,种下去会长出好多好多石榴,大家就会吃到好多好多石榴啦。”听完这话,让志愿者们深刻地体会到,这些孩子不仅需要知识的灌溉,更需要心灵的慰藉,他们都是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图为志愿者正在为小男孩指导画画
三、组织活动的收获
爱心托管班还会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如趣味运动会、手工制作比赛等。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志愿者们收获颇丰。
首先是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组织活动需要各方的配合,从活动的策划、物资的准备到活动的执行,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志愿者们需要明确分工,互相协作。例如在趣味运动会中,有的成员负责场地的布置,有的负责组织孩子们报名参加项目,还有的负责奖品的采购。大家各司其职,同时又密切配合,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些活动,志愿者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次是看到孩子们的成长,这些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在手工制作比赛中,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彩纸、剪刀、胶水等简单的工具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手工作品。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创造力和自信心。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笑脸,看到他们从羞涩到勇敢地展示自己,志愿者们感到无比的欣慰。这也让志愿者们意识到,这些活动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对社会意义的思考
爱心托管班的存在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需要大家的关爱,这些孩子就是其中的一部分。爱心托管班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学习场所和丰富的娱乐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为这些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爱心托管班是爱心的汇聚地。这里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志愿者,大家用行动传递着爱心与正能量,这种力量会在社会中不断传递。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也会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它也让志愿者们在付出的同时收获了满满的双向的爱与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紫钰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