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传承:千年智慧的现代化演绎

发布时间:2024-08-25 22: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高靖冉   阅读 2.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8.16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寻蒙之旅暑期社会实践团抵达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在正式进行实地调研之前,社会工作2202班李明轩联系到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师包晓华,在其帮助下,团队成员先后前往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内蒙古民族大学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蒙药的历史与传承。

古韵流芳,药道深远

8.17日,团队成员一同前往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蒙医药博物馆进行参观。在任小霞老师的介绍下,队员们对蒙医药文化独特的医学体系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蒙医药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注重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其理论基础包括"三根"理论,即赫尔、巴达玛、苏木,与中医的阴阳五行相类似。此外,任老师还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分享了蒙医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使用的草药、针灸、按摩、食疗等医疗方法。经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了解到更多关于蒙医药文化的知识,收获颇丰。

团队成员在博物馆了解“一人一方”蒙药 常宸溪摄

草本精粹,标准新篇

8月18日,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办公室职员马海燕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系统地参观了该学院的硬件设施,了解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走进了多个蒙医药实验室,去亲身体验蒙药从长在各地高山,到由专业人士采集回来,进行清洗,晾晒,筛选,萃取,提取等一系列步骤后,才能够从中获得真正能够用于研发的药物。在蒙药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均采用现代化仪器,并遵循国际统一标准的规范。

团队成员在了解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学院 常宸溪摄

科学验证,药效照影

蒙药在正式使用过程中究竟药效如何,是否能发挥治疗作用?带着这个问题,团队成员共同参加了阿迪斯蒙药有限责任公司的科普座谈会。

会议上,贾伟东老师正在与大家分享鼻炎小知识,并介绍蒙药天然小白蒿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重要作用,详细分析了它与其他西药相比的不同点。社会学类2202班李嘉霖提问到:“诸如天然小白蒿这类蒙药的药效是如何被发现并投入到药物研发的?”贾老师回答道:蒙古族医学源远流长,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流传下来的古籍众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天然小白蒿是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重要药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大量地阅读去发现它,利用现代化技术分析它究竟是如何起到治疗作用的,并与医院等合作,进行试点,按照国际标准,通过多期的检验最终确定其能够对治疗疾病起明显作用,再进行批量生产投入市场。整个过程需要很长的周期,但至少能够证明蒙药在当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贾伟东老师在分享小白蒿的故事 李明轩摄

技术革新,药艺升华

为了进一步了解蒙药发展的现状,团队成员于8.18日前往阿迪斯公司参观蒙药的研发过程。据任小霞老师介绍,研发中心目前严格按照GMP标准及食品质量安全规范建立了现代化、标准化的中(蒙)药饮片生产车间和食品生产车间、质量检验区和储藏区等,真正实现了蒙药发展技术的革新,推动了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民族医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李嘉霖不禁感叹,“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促生了新的文化形式,同样大大推动了传统优秀文化的向前发展。”

任小霞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蒙药生产车间 常宸溪摄

蒙药发展,人才先行

在参观蒙药研发中心后,团队成员有幸邀请到四位研发人员代表参加访谈。在访谈中,社会工作2202班李明轩询问道,“您是抱着怎样的想法来投入到蒙药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呢?”受访者均表示,对于蒙药兴趣是选择该专业的最重要的原因,其中,受访者苏都那布其还提到:“自己受祖父影响,从小对于蒙药文化有着极大的热情,并时刻记着祖父那句‘我们民族的文化,需要我们自己来传承’,希望自己能够为蒙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自己”。

在之前的参观中,社会学2203班高靖冉发现炎热的夏季,办公室中没有空调设备,科研工作者们穿着厚厚的白大褂,只能用小型电扇吹风。研究员包文林告诉团队成员,这是由于蒙药研发的特殊性,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不能使用空调。团队成员听后,对于科研工作者的坚持更加敬佩。蒙药人才的培养是个大工程,除了政策宣传和引导,更多地是一代又一代蒙古族年轻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热忱,这让成员们感受到深层次的民族力量。

奥·乌力吉院长与团队成员分享自己对蒙药行业的期待 高靖冉摄

经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对于蒙药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加明白奥·乌力吉院长提到的,继承和传承蒙医药文化的重要性。

文字|高靖冉

摄影|常宸溪 李明轩 高靖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明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2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