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 马楠)2024年7月3日,广东财经大学红韵当头实践团在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指导下,以“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形式启动“慧启乡途——惠学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旨在促进高校与乡村合作。7名学子赴佛山市高明区吉田村,开展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围绕“助学圆梦,政策下乡”和推普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7月3日至7月7日,实践团全体成员深入吉田村,开展了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活动。成员们以高度的责任心与耐心,精心组织了一场全面覆盖的“逐户走访宣传”行动。此次行动旨在通过直接对话的方式,将关键信息精准送达至每一位居民手中,确保信息的无遗漏传播。实践团成员面对面为村民详细解读政策条款、申请条件及流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效驱散村民贷款偿还顾虑与奖助学金认知迷雾。活动期间,实践团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政策宣传单,内容涵盖政策全貌、申请步骤、材料清单及注意事项,确保信息一目了然。宣传单不仅逐户发放,实践团还通过村广播、公告栏等渠道对助学贷款政策广泛传播,实现全村覆盖,让最新政策动态迅速深入人心。
为提升村民实操能力,实践团特别策划了助学贷款模拟申请活动。活动现场逼真模拟真实申请场景,设置咨询、填写、审批等区域,吸引村民积极参与。通过亲身体验,村民们不仅加深了对申请流程的理解,还获得了实践团的即时指导,有效提升了自主申请能力。
此次宣传活动不仅增强了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触达全村,更为吉田村学子铺就了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坚实道路,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普通话的广泛普及在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增进文化交流及加速社会进步方面展现出关键作用。实践团聚焦于吉田村及其乡村小学,通过实地考察、专项培训及教育宣传等综合策略,积极推动普通话的普及工作,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活力。为精准把握现状,团队精心设计了全面且具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覆盖广泛议题,并在学校、社区、集市等地随机抽样,确保样本多样性。
调查过程中,实践团在村里进行了线上时长为1.3小时的直播活动,向直播间的观众介绍了推普行动并获赞1.9万。此举有效拓宽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的传播范围,吸引了更多社会人士和组织的关注;实践团在线下则细致讲解问卷意图与填写规范,确保数据收集的有效性与准确性。通过设置必答题项与逻辑校验机制,严格筛选问卷数据,深入分析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及其在不同年龄、职业群体间的差异。根据数据分析揭示,在村居民群体中,多数居民不以普通话作为第一语言,且以年长者为主流。在日常交往中,尽管普通话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村民们普遍认同其作为促进不同方言间沟通的桥梁价值。
在深入走访中,团队成员以专业态度倾听村民表达,针对发现的发音问题即时进行纠正,并系统传授正确的普通话发音技巧,包括声母、韵母、声调、易混淆音节及语调等,显著提升了村民的普通话交流能力,促进了与外来游客的顺畅沟通,有效消除了因语言障碍而产生的误解与隔阂。针对文盲及不具备识字能力的老年群体,团队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与耐心,采取个性化、易于理解的方式,详尽解读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运用生活化实例与简洁明了的语言,确保老人们能够全面理解政策内容及其为家庭带来的实际利益,从而增强其对国家政策的认知与支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楠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