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徐亚昕 郑勇 赤梦真
团队名称:天津科技大学“绿源先锋”基层服务践行团
团队成员:郑勇、董昊、徐亚昕、张旭、李畅、赤梦真、韩梦璐、许佳琪、刘学勤、张雨诺、崔玉泽、王辛曼、谭梦菲、任伟炟
实践方法:线下实践、实地考察、调研
实践地点: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大兴庄镇
摘要: 为响应习近平主席对生态文明的号召,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关系的重要性。社区是人们生活状况的反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个社区的卫生、文化、环境,全面反映了其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弘扬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天津科技大学“绿源先锋”基层服务践行团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大兴庄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朝着促进农村社区环境意识和可持续生活实践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教育讲座、调查、访谈、社区清理活动、环境研讨会和公众意识运动,该团队成功地与当地村民接触,提高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为更清洁、更绿色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建设美丽而绿色的乡村,还培养了社区责任感和参与环境保护。团队的工作重点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垃圾分类、白色污染、乡村振兴
正文:
实践背景
2012年,“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被纳入党的十八大报告。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进一步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同中国人夺取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的特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现代化进程中,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协同推进。这凸显了生态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面对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农村地区无法幸免于环境挑战,特别是白色污染和废物管理不足的问题。塑料制品处置不当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紧迫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景观的审美质量,还对当地生态系统和公共卫生构成了威胁。此外,缺乏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知识导致废物管理实践效率低下,加剧了环境退化。影响着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好处和白色污染严重性的认识至关重要,鼓励他们有效管理垃圾,促进城市更有效的发展。
实践目的
天津科技大学“绿源先锋”基层服务践行团成员在大兴庄镇开展了垃圾分类推广、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系列活动。该团队的目标是提高居民对减少白色污染和推动垃圾分类的认识,倡导居民从自身角度采取行动,采用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使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和愉快。通过这些努力,团队旨在共同构建一个绿色和谐的家园。
1.教育村民了解白色污染的影响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进行调查和访谈,以评估当前的环境状况和村民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3.组织乡村清理活动,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促进更清洁的生活环境。
4.为废物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5.培养社区责任感和参与环境保护。
实践过程
首先,他们在大兴庄镇中心社区拉开了垃圾分类宣讲的序幕。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村民们普及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标准及正确投放方法,强调了垃圾分类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重要性。包括互动会议,以吸引观众并鼓励参与。旨在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大兴庄镇庙西村村委会进行垃圾分类宣讲活动。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徐亚昕 供图
随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兴庄镇居民的生态环保认知与需求,实践团成员分头行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问卷调研。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他们广泛收集了各年龄段村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与看法,细心记录下村民们普遍关心的环保问题,如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同时,实践团也鼓励村民们畅所欲言,汇总居民的意见反馈和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看法、印象,提出对社区生态环境的改进建议,激发大家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提高大家的社会参与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共同描绘美丽乡村的蓝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河北省邯郸市大兴庄镇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研。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徐亚昕 供图
在此基础上,实践团还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考察。他们走遍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仔细观察环保标识的设置情况,评估环保知识传播的效果与覆盖面。通过随机访谈和小组讨论,实践团成员不仅掌握了村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的理解深度,还对不同年龄层次村民的文化素养进行了初步评估。结合科学的统计方法,他们分析出了乡村内儿童、青少年、青壮年及中老年人群的具体分布情况,为社乡村建设团队的人才配置与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献智献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进行。
最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兴庄镇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帮助当地居民清洁垃圾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发挥专业优势,在乡村内选定了多个代表性区域采集环境样本,包括土壤、水质及生活垃圾等。这些样本被送往合作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利用先进的实验分析平台进行科学检测与数据分析,最终形成详尽的分析报告。报告中不仅揭示了当前大兴庄镇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还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建议,如推广生态农业、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等,旨在为当地政府及社区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更是一场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实践团成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激发了村民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推进大兴庄镇乃至整个魏县的绿色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天津科技大学“绿源先锋”基层服务践行团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加强了辖区居民对降低白色污染、提倡垃圾分类的认识,倡导居民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宜人,共建绿色家园。
实践突出的问题
天津科技大学学生在魏县大兴庄镇多个村庄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确定了一批与白色污染、垃圾分类有关的紧迫问题。这些问题凸显了农村社区在环境保护和废物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
首先,实践团队经过与当地村民的交涉,发现他们缺乏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教育,许多村民对白色污染的来源、影响和预防措施缺乏全面的了解。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教育不足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认识的缺乏,而垃圾分类对有效的废物管理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也反映出村庄内部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信息传播机制。这一缺陷阻碍了环境知识和意识的传播,也阻碍了组织协调一致的努力来应对环境挑战。
其次,这些村庄面临资源限制,包括有限的财政资源和人力,阻碍了有效环境保育措施的实施。资源的缺乏影响了废物管理设施的发展和维护,以及教育方案和社区参与活动的组织。小组注意到,社区卫生基础设施不完善,村子的废物处置方法往往很简陋,缺乏垃圾收集、分离和回收的适当基础设施。废物管理的这种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特别是塑料废物处置不当造成的白色污染。
此外,社区居民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返乡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的年轻大学毕业生短缺。在问卷填写和实地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社区主要采用文字方式进行环保知识的传播。在居民中,中老年人口占比较大,文盲不少或文化程度低,宣传效果不佳。与此同时,年轻强壮的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年轻知识分子由于外地好政策的吸引而逐渐离开,导致社区建设力量不足,新生人才匮乏。
虽然社区对环境问题表现出兴趣,但对环境保护活动缺乏积极参与。缺乏参与阻碍了旨在改善当地环境的社区倡议和志愿者方案的有效性。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影响了公众对垃圾分类的参与。通过推介活动和实地考察,发现社区在垃圾分类和白色污染方面的宣传工作不足。气氛不够浓密,宣传的方式和手段也比较单调乏味。老一辈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和白色污染几乎一无所知。
对乡村的建议
天津科技大学“绿源先锋”基层服务践行团,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走访乡村居民。通过这些访问,他们了解到居民面临着各种问题,包括环境服务和卫生服务。经过讨论,团队为乡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从基础做起,对白色污染说“不”。
■避免在学校和家庭中乱扔垃圾,积极收集和回收塑料袋。
■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或避免使用塑料袋,积极使用布袋和菜篮。
■自觉抵制一次性塑料制品,拒绝使用一次性杯子和外卖盒。
■请勿随意丢弃或乱扔垃圾。遇到垃圾时,主动清理,共同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积极向周边群众宣传减少“白色污染”的意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资源。
■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多种支持,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实践总结
天津科技大学“绿源先锋”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大兴庄镇的旅程是应对农村面临的环境挑战的全面努力。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开展了宣传活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垃圾抽样等一系列活动。该团队对环境教育、社区参与和实际解决方案的承诺表明,由青年主导的倡议为建设一个更可持续和美丽的农村做出贡献的潜力。
通过他们的实践活动,该团队不仅提高了对白色污染和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还为乡村提供了采用可持续生活实践所需的工具和知识。该团队在组织社区清理活动和环境研讨会方面所做的努力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它们培养了社区责任感和参与环境保护。该团队关于加强环境教育、改善废物管理基础设施和鼓励社区参与的建议突出表明,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方法来应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挑战。通过与地方和国家政府机构以及教育机构合作,该团队的建议旨在为环境保护工作创建一个支持性的生态系统。此外,该团队的活动为面临类似环境挑战的其他农村社区提供了榜样。该团队对乡村参与和实用解决方案的奉献精神表明,环境保护是一项共同责任,需要合作、教育和村委会参与。
实践不仅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而且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平台,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分类和减少白色污染的重要性。该团队的努力不仅限于提高认识,还扩展到为社区改善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综上所述,天津科技大学“绿源先锋”基层服务践行团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大兴庄镇生态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通过他们的努力,团队成员对农村社区在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增强了推动绿色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责任感。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热情激励着他人,鼓励他们为社区的生态发展做出贡献,为更绿色、更和谐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苍南县召开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搜狐网,《揭开白色污染的面纱》
[3]大学生云报《清除白色污染,让村庄变“画卷”》
[4]求是网,《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行动指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勇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