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7日讯(通讯员 史政哲)7月12日,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筑梦张垣行”实践队为了追思革命烈士,感悟红色精神。来到了位于张家口市怀来县的董存瑞纪念馆进行暑期调研与实践活动。
纪念馆长30米,高15.4米长方形的楼台,上托重檐飞挑的六角阁楼。洁白的底色,檐头屋顶镶绿色琉璃瓦,简洁高雅,庄重清新。纪念馆正面是长30米的柱廊,10根明柱,5级台阶。
进入到大厅,“筑梦张垣行”实践队队员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将花篮放在大厅中央,队员们目光坚定的朝前看着雕像以及墙上的画。同时讲解员高声歌唱墙壁上的乐曲,似乎看到了董存瑞当年舍身炸碉堡的场景。
图为讲解员在给“筑梦张垣行”实践队队员讲解墙壁上的画以及乐曲。
随后,“筑梦张垣行”实践队成员们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进入到展厅一楼当中。“董存瑞动脑筋,想办法,发明了一把锯齿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着,实践队成员们也在认认真真的聆听,展厅中十分安静,他们似乎都在赞扬儿童时期的董存瑞是如此的聪明勇敢。讲解员紧接着带领队员们观看展柜中董存瑞儿时的上衣和裤子。“1942年,区委书记王平前来视察。谁知半路上消息走路,大批日伪军围了过来。董存瑞恰好认出了王平书记,他立刻拉着对方钻进了地窖里。这时,鬼子踹开了门,屋里屋外搜了个遍也没找到人,最终灰头土脸的走了,使王平化险为夷。”讲解员面带微笑的讲解着,队员们看着眼前的模型停留了很久。“1945年,年仅16岁的董存瑞瞒着家人参加了八路军”讲解员说到这里时,眼神当中充满着敬意。讲解员身着军装,一瞬间更加的坚挺起来。是啊!16岁参军是多么勇敢的决定。讲解员说“人民的好战士”是当时人们给董存瑞的称号。“他将很多东西都给了村民们。人们都叫他人民的好战士。”同样,董存瑞对待战友也是非常好。“油灯下给战友缝补衣袜,鞋子。搬水,让战友们好洗脸。”
图为讲解员在给“筑梦张垣行”实践队队员讲解董存瑞的英雄事迹。
讲解员边走边说着。“董存瑞共参加了117次战斗。其中包括延庆保卫战、长安岭保卫战。”听到这里,队伍中有一个女生眼睛里充盈着泪水。其他队员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敬意。讲解员带领着队员们走到了沙盘。将灯关掉,开始播放半景画,再现了解放隆化之战的激战场面,雕塑展示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雄姿,沙盘运用声光电技术浓缩了半个多世纪前的时空,故事片《董存瑞》的片断让人们领略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瞬间,一张张珍贵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折射出一个伟的战士光辉的一生。半景画结束后,讲解员哽咽了,“每每看到这一幕,内心会产生巨大的波澜。”这是讲解员给实践队带队老师说的。队员们站在这里,看着结束了的半景画,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之后,讲解员带领队员们来到了纪念馆二层六角楼亭——题词厅,“这是2023年9月25日,董存瑞牺牲75周年所举办的书画展,以此缅怀英雄。通过陈列展览,生动地展现了一代代英雄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付出的艰辛努力,发挥着各自的价值,他们英勇无畏的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令后人敬仰。
从展厅出来以后,“筑梦张垣行”实践队成员问讲解员,“这里来的人多吗?”讲解员笑着说道“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这里参观学习,缅怀董存瑞烈士。”带队老师与讲解员握手并说了一句“您辛苦了!”最后,“筑梦张垣行”实践队所有成员在董存瑞纪念馆门前进行了合影留念。至此,“筑梦张垣行”实践队在董存瑞纪念馆的学习参观告一段落。
图为“筑梦张垣行”实践队队员在纪念馆前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史政哲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