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镇调研绘新篇,多民族团结展画卷

发布时间:2024-07-30 18: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刘心悦   阅读 8.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刘心悦) 为深入挖掘了白族语言的独特魅力与深刻体会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意义,2024年7月15日,“言云滇一方,寻历史民迹”——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云南调研方言与历史移民关系团队踏上了前往云南大理喜洲古镇的旅程,带着对云南方言的深厚兴趣,开展了方言调研。

实践队员们在喜洲古镇的合照

大理喜洲古镇被誉为“白族第一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古镇主要是白族聚居地,保留了悠久深厚的白族历史文化。因此喜洲古镇被称为生活在苍山洱海间的白族人民民俗学与建筑学的历史缩影。

走进古镇,当地特有的白族建筑映入团队成员的眼帘,灰墙白瓦,雕梁画栋。“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新奇建筑风格让队员们眼前一亮。队员们通过走访不同类型商店、民族建筑、文化馆等来了解喜洲古镇的民族文化与方言情况。

队员毕宇皓遇到一位正在售卖手工艺品的白族爷爷,这位爷爷不仅精通白族方言,还对白族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面对队员对白族风俗的询问,爷爷提到了三月街和火把节,“就比如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四面八方的人都赶来,热闹得不得了。”“还有火把节,火把节听说过吧,那是我们庆祝丰收、驱除邪恶的日子……” 从日常生活的琐碎谈到节日庆典的热闹。

队员李瑞敏则利用自己的彝族文化背景与古镇上的一位白族大哥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不同民族方言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小姑娘白族、彝族和汉族都是好邻居、好兄弟呢,不管是文化传统还是风俗习惯虽然各有各的不同,但是文化上其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啊”并从表达情感、讲述故事、传承文化这些方面的共鸣来举例……这种跨文化的共鸣,让李瑞敏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

队员毕宇皓与白族爷爷交谈

彝族队员李瑞敏采访白族大哥

团队成员们以暑期社会实践为舞台,挥洒了青春的汗水与奉献了青春的热血。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脚步丈量着方言的深度,用心灵感悟民族团结。在这次调研活动中,他们表示希望加深对方言文化的理解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魅力的深刻体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心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