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熊梦芸)“普及既是保护,使用亦是传承。”推广普通话和教育在中国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提升语言能力,不仅可以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能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2024年7月15日至24日,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语通八方,籽籽同心”推普实践团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景真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的活动组织中,实践团成员紧紧围绕着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开展了一系有关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将学唱经典京剧《游山西村》,开展手工课:制作京剧发箍,漆扇等有关中国文化作品以及制作翻花和扎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朗诵古诗词等教学融入每天的课程中,使小朋友在感到课程丰富有趣的同时能够对中国优秀文化有所了解,达到普及和传承的目的,也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通讯员:熊梦芸)
 图为手工课上推普队员带领小朋友们制作翻花 通讯员 张蓉 摄
   图为手工课上推普队员带领小朋友们制作翻花 通讯员 张蓉 摄

图为推普成员和小朋友们共同制作的一组翻花 通讯员 李爽 摄

图为手工课上推普队员带领小朋友们制作京剧发箍 通讯员 谭玲艳 摄

图为推普队员和小朋友们制作完京剧发箍合影 通讯员 谭玲艳 摄

图为手工课上推普队员带领小朋友们制作扎染 通讯员 曾科祥 摄

图为推普队员和小朋友们制作完扎染后的合影 通讯员 邵婧芸 摄

图为推普队员和小朋友们在荷花田唱京剧合影 通讯员 邵婧芸 摄

图为小朋友们制作完漆扇后的合影 通讯员 曾科祥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梦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当聂耳音符悦动在边境小村—玉溪师范学院学子赴绿春县岔弄村社会实践纪实
当聂耳音符悦动在边境小村—玉溪师范学院学子赴绿春县岔弄村社会实践纪实 推普春风暖边寨,乡村振兴行 |  玉溪师范学院数理学院“光溯梦语”实践团2025边疆推普行动纪实
推普春风暖边寨,乡村振兴行 |  玉溪师范学院数理学院“光溯梦语”实践团2025边疆推普行动纪实 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墨江小分队:深入乡村架起语言桥梁
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墨江小分队:深入乡村架起语言桥梁 政校企协同,数字技能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政校企协同,数字技能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