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传递梦想——“童心港湾,乡音课堂”团队实践感悟

发布时间:2024-07-30 18:4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何佳音   阅读 8.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何佳音)在这个充满热情与希望的夏日,我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关怀,踏上了前往安康市镇坪县曾家初级中学的支教之旅。这次支教的经历,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吹拂着我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刚进教室时,我的手有些微微颤抖,还有些不知所措。进教室的时候,看见有的孩子闪烁着他们的大眼睛看着我,但好像又带些胆怯,怕我注意到他们;有的在教室里嬉戏打闹,吵嚷着;还有个别的趴在课桌上睡觉,让我不禁想起我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在课堂上打盹的情景。我走到他们的身旁,给每一个孩子分发了一份提前准备好的讲义,他们小声嘟囔着讲义上的字词,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我简单地进行了自我介绍后,又问了他们几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想过未来干什么吗”,不知为何,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面面相觑,我瞬时有些哽塞。这时候,有个坐在第一排的小男孩高高举起了手,声音洪亮地回答道:“老师,我长大以后要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我笑着说:“嚯,这个志向倒是很远大呢。那你知道成为一名军人以后意味着什么吗?”小男孩挠挠头,班上的同学叽叽喳喳,他同桌也看着他笑了笑,他随后回答道:“意味着要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我要保卫人民,保卫祖国。”

(图为八年级学生练习发声 乔福扬 摄)

我顿了一下,为他鼓掌,随后教室里也传来阵阵掌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或许我也还没有想好未来要干什么,但那天,我看着那个小男孩眼里的那份炽热和清澈,仿佛在他的眼中我发现了光,心里也不由地暖暖的。我想,我们来到这里不仅仅是要向他们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想带领他们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引领他们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这颗种子,或许是对未知的好奇,或许是对未来的憧憬,或许是对改变命运的渴望。我们希望它能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冲破大山的束缚,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在第一节课,以朱自清的《春》为载体,与此同时,通过单音节字和双音节词的练习,带领孩子们走进普通话的世界。当我进行演示时,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让我感到无比欣慰。他们跟着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个词一个词地纠正发音,虽然过程中会有一些困难和错误,但他们的认真和努力让我深受感动。“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他们的声音虽然还带着些许稚嫩和不标准,但那种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春天的景象在教室里绽放。每当有孩子取得了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我知道,我的鼓励成为了他们前进的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何佳音授课过程 乔福扬 摄)

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有些孩子因为字音发的不够标准,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沮丧,甚至产生放弃的想法。还有些孩子因为性格内向,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面对这些情况,我都会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我会鼓励基础较差的孩子不要着急,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来,告诉他们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进步。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我会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克服内心的恐惧。

(图为团队成员何佳音带领学生进行前后鼻音训练 乔福扬 摄)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的纯真、善良、坚韧,真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在这个小小的校园里,每一天都充满了惊喜和感动。孩子们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笑容,无时无刻不在治愈着我,这些都成为了我支教生活中最珍贵的回忆。

支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相信,我们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种子已经开始萌芽。未来,无论他们遇到多大的风雨,只要心中有梦,就一定能够勇往直前。当我离开那所学校的时候,孩子们拉着我的手,眼中满是不舍。我告诉他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站在更高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而我,也将带着这份珍贵的回忆和满满的期待,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前行,为更多的孩子点亮希望之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子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