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耕“云”,种“智”未来——浙江农林大学“和美共富 碳索浙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大农业科技园开展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30 17: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刘东鑫   阅读 3.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刘东鑫)626,浙江农林大学“和美共富 碳索浙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浙大农业科技园社会实践


图为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浙大农业科技园内作物

始建于2008年的浙大农业科技园,已经成为集科研、教学、生产、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展示现代农业技术成果的重要窗口。在浙大农业科技园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有序参观了现代植物工场、葡萄养殖地、桑椹种植区、沃柑和百香果种植区等园区。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园内养殖区

在现代植物工场,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这里采用太阳光型和人工光型相结合的种植方式,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已经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种植目标。场内设有观赏鱼的养殖区,养殖区的养鱼方式别具一格,分为高中低密度养殖。区内利用循环水系统抽取水,进行增氧和过滤净化后重新回流,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养殖过程中的水污染。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园内种植区

在葡萄养殖地,实践团成员们见证了喷灌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完美结合。通过铺设稻草和采用喷灌技术,葡萄园在冬季保温、夏季保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农业生产的能耗和污染。

在蒲瓜种植区,实践团成员们观察到无土栽培技术的神奇效果。蒲瓜在水和肥的滋养下生长,根系暴露在空气中,通过气雾培技术实现了高效生长。该技术不仅提高了蒲瓜的产量,还降低了蒲瓜对土壤资源的依赖。

樱桃种植区则采用了避雨栽培技术,有效防止了雨水对果实的侵害,提高了樱桃的品质和产量。此外,园区内还设有转基因试验基地,基地充分利用转基因技术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科技振兴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为老师为同学讲解作物种植技术

实践团成员与园内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了各种农业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前景和应用。长兴农业科技园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浙江农林大学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为实现“和美共富”目标贡献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亲身体验了绿色低碳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实践所学带回校园,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刘东鑫

文/傅誉 胡仪

审核/范舒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东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1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