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乡约教育”实践团与长流村之约:走访调研看乡情,淬炼青春到基层

发布时间:2024-07-30 17: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肖艳   阅读 8.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周春妙)  为进一步用好社会大课堂,教育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以打头阵、当尖兵的奋斗姿态,锻炼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派、实干家,上好扎根中国大地的“大思政课”。2024年7月17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约教育”实践团前往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长流村,开展了一系列的下乡走访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旨在探索新时代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产业振兴点亮振兴之梦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之重。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良口镇手信一条街的长流村集体商店,良长流村书记、主任张锐初负责接待并接受了实践团的采访。张锐初书记表示:“目前长流村的产业发展是按照一产生二产转三产服务的路子。我们村子始终按照有什么干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推动村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前我们村主要种植砂糖橘,但因水土不太合宜,现在我们主要种植五指毛桃,并已取得了一定收益。同时,我们盘活了村里部分闲置资产,如将校舍改造成民宿,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张书记还表示:“近年来,一系列的利好政策给像长流这样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振兴新机遇。”

据了解,今年长流村积极主动地与多所高校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长流村将自身的发展需求与高校暑期的社会实践目标相结合,形成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高校的优秀人才为长流村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路,他们运用所学知识,为长流村的产业规划、乡村治理等方面出谋划策。未来,长流村有望借助高校的力量,实现产业升级、生态优化以及村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图1 成员们与张书记在集体商店热情交流

乡间调研助力振兴新章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跟随张锐初书记前往长流村进行入村走访调研。在走访过程中,调研小组队员们与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对“兵”支书的治村理策看法以及对闲置资产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看法和建议。长流村村民张叔兴致勃勃地介绍道:“我们村这几年的变化不单单是住的地方越来越好看了,环境整洁优美了,最主要的是,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如今,我们村有了自己的村公司,在书记的带领下,通过售卖五指毛桃,成功地让各家各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张叔还表示:“我们村山地众多,以前看着这些山地,大家都发愁。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开垦山地来种植,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今年主要种植了五指毛桃、黄花梨和黄金奈李。

谈及销售渠道的拓展,张叔更是满脸笑容。他激动地讲道:“如今直播行业兴起,书记眼光独到,带领一些大学生和我们一起搞线上直播。这些年轻人有想法、有活力,在直播间里介绍我们村的好产品。这可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销售渠道,让我们的产品能卖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长流村的宝贝。”

图2 成员向农户们了解种植情况

图3 成员们与书记、村民相互交流,了解村情

“乡”约志愿践行暖心之举

通过下乡走访,村民们纷纷表达了对乡村振兴政策和“百千万工程”的支持,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书记和村民们也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成员们认真聆听并仔细记录。随后,成员们参与了长流村长者饭堂的上门送餐志愿活动,手提热气腾腾的饭菜,挨家挨户为村里的长者送去温暖和关怀。据悉,长流村的长者饭堂于2024年7月8日正式揭牌成立,是在市区镇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大参林医药集团支持完成了硬件改造,区慈善会支持打造而成。村书记张锐初表示,长流村长者饭堂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广州市北部偏远山区也有了长者饭堂,目前主要是服务村里75周岁以上的50名老人家,以后还将会把服务对象拓展到60周岁以上的300人左右。

图4 成员参与长者饭堂送餐志愿活动

图5 长者在饭堂就餐

此次三下乡的入村走访,不仅是一次基层的探寻、民情的触摸,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蜕变。实践团成员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服务人民,青春无悔”的誓言。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乡村的繁荣,用实践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热血与磅礴力量。

图6 集体合影

通讯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乡约教育”实践团

通讯员:周春妙

摄影:张绮琪 李晓磊 江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