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7月12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创艺设计突击服务队的成员,在刘晶鑫教授和彭维英辅导员的带领下前往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进行为期7日的调研活动。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指导老师的合影
团队活动主要内容为实地调查小组为当地设计的IP形象的使用情况,调研当地荔枝产业与该地发展进程。活动旨在推进当地荔枝产业发展,提升该地知名度,进一步促进当地的发展建设。
背景
广东茂名高州根子镇柏桥村被誉为“荔枝之乡,地处荔枝种植黄金地带,有着2000多年的荔枝种植历史。荔枝种植面积达6800亩,占到村子耕种面积的87%以上。但当地正面临着荔枝管理人员老龄化、青年劳动力外流及回乡创业意向不振的挑战。随着一连串‘三下乡’调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加之系列政策干预的推行,柏桥村的荔枝产业正迎来一股青春活力的注入,步入了转型与复兴的关键时期。
深入了解地方
在柏桥村开展三下乡活动的一周内,队员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多次进入村民家中访谈,访谈对象主要有种植荔枝的农户、入驻柏桥村的外来商户、当地青少年、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等多样的人群。通过乡间的走访调查,小组成员了解到柏桥村作为荔枝种植的重要基地,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一方面,荔枝产业管理人员老龄化,村内荔枝管护人员主要构成还是中高龄群体,他们虽拥有丰富经验,却因年龄与体能等因素,在应对荔枝产业现代化的急速变迁中显得力不从心。除此之外,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大量青壮年人口选择离开家乡去到大城市打拼,他们的背井离乡直接引发了柏桥村荔枝生产领域青工匮乏的困境。另一方面,因乡村宣传力度有限,目前网络上仍然缺少相关文创产品和新媒体内容,导致外来游客和年轻群体较少,不能为柏桥村荔枝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针对这些问题,柏桥村急需吸引年轻人关注、激发他们返乡创业的热情。这不仅需要解决产业内部的老龄化问题,更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年轻人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回乡发展同样拥有广阔的天地。
团队的创新实践
为了改善这一难题,此次调研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线下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在当地进行走访与宣传视频的拍摄,线上的同学则主要负责视频剪辑与公众号推文的制作和发表。
除此之外,在正式前往柏桥村下乡之前,“创艺设计突击队”百千万工程团队就已经制作了一系列荔枝IP形象,这些形象活泼可爱、富有亲和力,能够迅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同时,队员们还以这些形象为基础,设计了帆布袋、徽章、钥匙扣、保温杯等文创产品。团队设计、生产的文创产品已于今年6月上市销售,目前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0万余元。
在线下,队员们深入柏桥村进行相关调研和访谈。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和探讨,组员们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为未来结合柏桥村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当地的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另外,队员们还积极与当地政府人员、企业和社会组织交流,共同探讨当今柏桥村荔枝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走向,为新IP形象的设计提供了帮助。
图为突击队队员在采访村民
同时在线上,团队还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将组员们拍摄的这些IP文创设计产品与柏桥村的荔枝产业和旅游景点紧密结合起来的视频发布在网上,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以增加柏桥村的知名度与访客量。
成效预想与未来规划
在本次下乡过程中,团队成员基本了解了当地荔枝产业的需求与困境,为将来的IP文创产品设计打下基础。
展望未来,接下来创艺设计突击队将继续跟进柏桥村的合作,不断丰富IP文创产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推进柏桥荔枝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年轻化进程。利用电商平台+IP宣传,将荔枝销往全国各地,通过这些努力加大柏桥村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发展,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嘉暄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