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华学子“三下乡”:走进红色瑶乡,追溯烽火印记
摘要:百年风华,初心弥坚
大学生云报9月8日讯(通讯员 金晔清)
为深入了解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红色旅游资源,积极推动当地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7月11日,广州新华学院名撼岭南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赴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调研,在一六镇乡村振兴志愿者石富东的带领下参观百年党史路和乐富村农民协会旧址。
百年党史路——砥砺复兴志,磅礴前行力
百年党史路,位于一六镇清怡园森林公园,由一六镇政府指导,广东省委党校、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结对一六镇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改造,是广东省内第一条户外党史路。百年党史路以“百年红”为主色调,将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基本情况和重要历史意义镌刻在20座大理石碑和20个主题宣传栏上,极具历史教育意义。
石富东带着实践队一路走,一路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在“红色领航”路上,实践队沿着红色主路,回顾党自1921年建党以来的种种重大历史瞬间,从中鉴往知今、奋楫笃行。据了解,自百年党史路建成以来,已经有上百家机关单位前往参观学习。
图一:在“红色领航”路上,石富东为实践队讲解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
乐富村农民协会旧址——守望峥嵘历史,众志乐夫精神
随后,实践队来到了乐富村农民协会旧址。“乐富村”,原名为“乐夫村”。一六镇乐富村农民协会旧址,也就是乐夫炮楼,为两座明清时期的四层围楼,门窗狭小,原来是农民自卫军与国民党进行激战的据点,2011年被公布为乳源县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被公布为韶关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图二:乐夫炮楼
图三:指导老师和实践队在炮楼上合影
烽火斗争中,东西两座老围楼幸存于一片焦土之上,破败不堪,却屹立不倒,无声诉说着百年前这里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乐富村农民协会旧址前立有相关历史背景介绍的一系列宣传栏供了解学习,旧址内部设有展厅,有红缨枪、冲锋号、农军战备医疗用品等老物件。
图四:石富东为实践队介绍
1927年5月初,乐夫农军随北疆工农红军北上参加南昌起义;10月,起义军主力在潮汕地区失败,农军潜回家乡;12月,“西水暴动”武装斗争在广东省委委员欧日章的组织和朱德的领导下被拉开序幕并取得了首次告捷,后展开多次保卫战斗。“虽然村民参战的时间不长,但是也积极参与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乐富村农民协会与农民自卫军看来,这些战争在南昌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凸显了“小我”与“大我”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通过在一六镇的实地调研,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深刻影响到了实践队,激励实践队以更高的热情继续奋斗。接下来,实践队将继续协助一六镇当地政府进行农文旅宣传,助推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
图五:名撼岭南社会实践队与石富东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金晔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