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信力之建设

发布时间:2023-09-07 23:00   来源: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作者:胡庆涛   阅读 91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近日,苏州大学“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路径研究”团队的队员们前往无锡市法院,通过采访调查群众、与法官开展座谈会等方式,为保障社会诚信,提高司法公信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座谈会中,法官们运用法律知识深入分析自己处理过的案件,其中有激动人心的过程,也有着无法言说的无奈。法官们称“作为守卫社会公平正义的使者,法律工作者们都必须严谨认真,胆大心细,拥有足够的魄力和洞察力去挖掘事情的真相,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座谈会过后,队员们感悟颇深。每一例案件审判背后都包含法理与情理的复杂关系,司法公信力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如何平衡好理论与实践,让广大人民群众信服才是根本。在法律宣传到位的情况下,把司法便民利民惠民落实到位也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强有力保障,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司法机关更加直接、便利、贴心的服务,能够切实为民排忧解难。

聚焦法律教育宣传,提升群众法之水平。为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力度,增加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7月25日,团队集体成员先后前往无锡市各大商场、地铁站、公园,对各个年龄段群众进行采访调查和教育宣传。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宣传教育活动。

采访的问题围绕群众对法院判决的信服力进行。通过本次调查,队员们意识到各个年龄层对法院公信力都有两种态度,整体对法院的认知度不够高,虽然各别群众对法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有些群众甚至表示看不懂问题,由此可见司法公信力在群众中的影响仍有待提升。出乎队员意料的是,部分老年人的看法比年轻人更加丰富,说明司法教育宣传在新一代中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在此次活动中,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路径研究”团队的队员们从群众们关心的法律问题入手,引导大家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倡导大家积极的参与到普法宣传的活动中来,争做推广普法宣传使者。

本次活动不仅引导群众自觉守法,相信法律,善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还将司法公信力带入群众中,使法律二字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名词,而是真正关乎于民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利武器。

树立司法公信力,闪耀法律之光芒。“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随着夜暮降临,本次社会实践进入尾声,司法为民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几天的实践活动虽然疲惫,却也充实而有意义。队员们不但在这次法律活动中拓展了丰富的法律知识,积累了宝贵的群众经验,在收获启发的同时也让法治思想深入基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司法公信力。“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有效的法律实施才能彰显其价值。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路径研究”团队将不忘初心,努力研究,坚守毕生信仰以微薄之力维护法律尊严,共同描绘法治社会的蓝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庆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