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卢宅:传承千年的文脉,见证历史的奇迹

发布时间:2023-08-03 20: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朱宇轲   阅读 80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朱宇轲)7月5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润浙江“乡”约浙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二十大号召下,走进东阳卢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探寻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

“丹心照往事,岁月留痕迹”,东阳卢宅,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历史悠久,承载着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卢氏宅,富丽堂廊古且雅,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犹如画。雕梁画栋,饰以金银珠玛瑙,古人智慧,化作精美绝伦家。“大方伯”、“风纪世家”均为赞扬家风严谨、品行端良的话,包括“旌表贞节之门”在内的三座牌坊都矗立在东阳卢宅。“大方伯”是东阳卢宅最知名的牌坊,其背面刻有”祖孙父子兄弟科甲”,指的是嘉靖丙辰科进士卢仲佃,及其曾祖天顺王午科浙江解元卢楷,以及其子万历丁丑科进士卢洪春、嘉靖甲子科举人卢洪夏。

图为大方伯牌坊。

在保安叔叔的历史介绍下了解到关于卢宅的建成与由来。北宋天禧年间 (1017-—1022),范阳卢氏一支提督江南学校的翰林学士卢琏托疾隐居于浙江天台,传七世卢寔,慕东阳山水之秀,后建成雅溪(今卢宅)。为了推动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当地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卢宅景区的发展和运营。政府对景区的保护、宣传和资金支持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为实践队员听当地人员的讲解。

“千古寒暑中,只叹繁华易残败”,作为一座建于明代的古代私人宅第,东阳卢宅占地广阔,木结构的建筑风格独特,内外兼备。宅内布局合理,精美的雕刻装饰、古雅的家具陈设,将传统的建筑艺术和东方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漫步其中,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廊,感受到了时光的荏苒。随后与实践团成员交流、大致了解了卢宅情况,细致观察内部空间。

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东阳卢宅不仅是一处古建筑,更是东阳市乃至整个浙江省的文化符号。在卢宅的保护和传承中,东阳市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修缮和保护工作。通过这些努力,东阳卢宅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文化遗址,并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卢宅古建筑群一角。

宅内建筑分为前、后、中三进,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风格和布局。整个宅第由大量的檐口、雕花图案、木构架和石雕等装饰元素构成,精雕细琢的木雕和石雕更是给人以极大的美感。漫步在宅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着那份历史的沉淀和传承。

图为卢宅内部结构图。

卢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明代的元素与地方特色,它以其精美的木雕艺术而闻名于世。无论是雕花门廊、楼梯扶手还是窗户栏杆,都以华丽精细的木雕装饰相映生辉。卢宅内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它们见证了东阳古代建筑文化的繁荣和辉煌。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东阳木雕的独特韵味,领略到东方建筑艺术的奇妙魅力。

东阳素有“百工之乡”的美名,而卢宅中,则仿佛一间集齐了“百工”的博物馆。卢宅的木雕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拱、梁、牛腿或隔扇上,随处可见栩栩如生的岁寒三友、福禄寿喜等传统图样和故事。

图为卢宅百工馆内雕饰。

据了解,卢宅的旅游业不仅仅是为游客提供观光和体验,同时也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经济得到了提升,村民也获得了就业和收入。

东阳卢宅是一座古建筑,以其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和探索。而它所承载的东阳人民的文化记忆和情感,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份传承千年的宝藏,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未来,东阳卢宅将继续扮演着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重要角色,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图为“乡”约浙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集体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家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