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外国语学院季璇璇)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如此珍贵的黄梅戏曲,如今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已经很难听到。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别山区岳西县的毛畈村,是拥有悠久黄梅戏传承历史的古老村落。为了追随祖先们的脚步,了解并更好传承非遗文化,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安庆市毛畈村“语你童行”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这里,感受黄梅戏韵,探寻非遗文化。
一走进毛畈村,队员们就被浓浓的戏曲氛围感染到——村里独特的脸谱墙、大山上无处不在的村民们的歌声以及孩子们拿在手上的卡通戏曲娃娃玩偶,这些无一不在诉说着村民们对黄梅戏的热爱。巧合的是,队员们这次进村刚好碰上了戏曲节。原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7月1日毛畈村举办了大型文艺演出。七月的毛畈村正处于梅雨季节,一场大雨浇灭了炎热的暑气,但并没有浇灭村民们对黄梅戏演出的热情。雨过天晴,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了袁家渡农业公园前的广场,奔赴这共同的盛宴。
图一 毛畈村袁家渡农业公园里独特的脸谱墙。季璇璇 摄
图二 黄梅戏女演员正在后台准备妆容。季璇璇 摄
图三 化好妆的演员正在为节目出场做准备。季璇璇 摄
图四 完成所有妆造的女演员在候场。季璇璇 摄
图五 两代演员共同汇演,老一代演员的传授细致入微,新一代演员也在用心体会动作。季璇璇 摄
图六 村民们都来观看演出,舞台下座无虚席。季璇璇 摄
图七 实践队员正在采访A级非遗传承人陈为中老师,陈老师对实践队员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详细的解答。季璇璇 摄
图八 陈为中老师亲自示范黄梅戏典型动作,实践队员跟着模仿掌握了要领,收获颇多。季璇璇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季璇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