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古厝“说”党史|品重柱石映春秋 马江之畔薪火传——潮江楼的红色印记

发布时间:2023-06-23 22: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陈扬帆   阅读 67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福州古厝不仅是砖瓦木石砌成的文化之书,书写着闽都的旧史新章,更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汇聚起的精神高塔,传承着共产党员的红色血脉。在有福之州这片红色热土上,在历经百年风雨的古厝里,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出现了千千万万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

在福州市马尾区马尾前街177号伫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中式建筑——潮江楼,始建于清末,是旧客运码头边的一幢三层小楼,因其开门即可观潮赏景而得名。潮江楼原为二层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016平方米,起初为茶楼,后因商贾旅人增多,兼办旅社、菜馆。1926年福州籍中国共产党中央特派员王荷波同志曾居住于此,为潮江楼烙刻下厚重的红色印记。

图1 潮江楼外景

投身国民革命 策反北洋海军

1926年4月,王荷波同志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福州,投身于福州的大革命洪流中,策动北洋海军参加国民革命并策应北伐军入闽。同年11月30日,王荷波同志在潮江楼组织了革命历史上著名的“马江会议”,国民党、共产党和闽系海军三方代表在王荷波的促成下达成迎接北伐军入闽的协议,使福州城免遭一场兵灾,保全了城内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为北伐军顺利接收福州、收复福建全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2 马江会议场景再现

组织工农运动 开展反帝斗争

作为中国工运先驱,中共早期领导人,王荷波同志领导福州地委深入工农群众,发展工农组织,建立工人纠察队,并积极开展反帝斗争,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推动福州乃至全省范围内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反帝斗争热情持续高涨,党组织也因此得到迅速发展,截至1927年初,中共福州地委新成立了6个基层党组织,拥有160余名中共党员,迎来民主革命时期福州第一个革命高潮。

图3 王荷波领导工人运动雕像(图源网络)

坚守革命理想 慷慨英勇就义

1927年10月18日,因叛徒出卖,王荷波同志在北京政法大学被捕。11月11日凌晨3时,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世界革命万岁!”被奉系军阀杀害于北京安定门外箭楼西边,时年45岁。斯人已逝,精神不朽,“贪生怕死别当共产党,贪图享受也别当共产党”,王荷波烈士铿锵有力的话语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耳畔,振聋发聩。王荷波烈士品重柱石、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不辞劳苦、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也将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终身难忘。

图4 王荷波大义凛然,英勇就义油画

荷风飘万里,波光映千秋。潮江楼见证了王荷波烈士为中国革命作出的突出贡献,他短暂而伟大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工人运动和革命活动的事业。王荷波同志心系福州,心系福州人民的安危,坚决保卫福州城,为有福之州的建设奠定基础。他保卫桑梓、为民造福,他那“品重柱石”的高尚品德将薪火相传,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不懈奋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