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竹韵溪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有幸在暑期参与深溪坞村闲置空间改造的设计与规划。从最初的实地调研到方案完成,这段经历让团队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团队在实践中收获了宝贵的成长。
▲图为团队前往村庄调研
在项目初期,团队深入深溪坞村,走访村民、考察闲置的老木板厂和汤家山景观平台,分析村庄的生态资源与文化特色。通过SWOT分析,团队明确了村庄的优势——如星空资源、竹林景观,也发现了产业同质化、夜间经济薄弱等问题。在团队讨论中,团队提出了“星空IP+竹文化”的核心策略,将观星体验与乡村业态融合。参与方案制作时,团队负责了部分效果图的绘制和文案撰写,深刻体会到设计不仅要美观,更要符合实际需求。例如,老木板厂的改造保留了原有结构,同时融入星空元素,既节约成本又突出了特色。
▲图为团队在村委带领下前往闲置场地
这次项目让团队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每个人发挥所长——有的同学擅长分析数据,有的擅长创意设计,负责协调与表达。在争论中团队碰撞出火花,在合作中团队互补不足。
▲图为团队与村委沟通
深溪坞村的改造让团队看到,乡村振兴需要创新,更需要情怀。团队用设计激活了闲置空间,用星空点亮了乡村夜晚,但这只是开始。未来,团队希望继续探索乡村与自然的融合,让更多村庄焕发新生。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专业锻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星空下,团队不仅设计了空间,也设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次实践也让团队明白,设计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扎根现场,倾听多方声音。
撰文 | 皮冰玲
图片 | 浙江农林大学“竹韵溪创”暑期社会实践团
一审 | 滕颖
二审 | 朱意
三审 | 陈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滕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