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津晋同心”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于今年暑假走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形式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以青春热忱,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与深度历史宣讲相结合的方式,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学子的实践中焕发新光彩。
一、 漆艺传情:指尖流转间感悟中华智慧与家国情怀
实践团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与传承。成员们化身“文化使者”,不仅细致讲解漂漆扇这一古老工艺的艺术魅力,更将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紧密联系。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参与的青少年们亲手调漆、设计、浸染,让流动的色彩在扇面上凝固成独特的艺术语言。一把把亲手制作的斑斓漆扇,不仅是匠心之作,更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载体。实践团成员引导参与者思考:这精妙的技艺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守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正是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活动让青少年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守护民族根脉、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内在动力。
二、 红色宣讲:炮台见证下聆听历史回声与使命召唤
实践团依托大沽口炮台厚重的历史资源,开展深度红色宣讲。成员们承担起“历史讲述人”的重任,他们围绕大沽口炮台的历史沿革、悲壮事迹及其蕴含的深刻民族精神,结合现场遗迹和展陈文物,为参观者带来极具感染力的沉浸式讲解。讲解中,成员们还巧妙关联了大漆工艺等传统文化知识,使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力量感相互交融。参观者们纷纷驻足聆听,在问答互动中深化思考,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重要性,以及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
此次大沽口炮台之行,“津晋同心”实践团将专业实践中的细心与严谨融入志愿服务,以青春之我投身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他们不仅成功地让尘封的传统技艺走出典籍、走近大众,更让大沽口炮台所承载的沉痛历史记忆与不屈民族精神,通过青年一代的讲述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未来,“津晋同心”实践团将继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引导更多青年学子走进历史现场、感悟时代责任,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心中深深扎根、代代相传。
撰文:王露,梁瑾钰 程楷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