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课本上只知道‘光伏制氢’是四个字,现在能说出电解槽的型号和光伏板的适配参数了!”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学生小张,在参与“氢”行“碳”访——“双碳”青年行实践团活动后,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悟。这场跨越企业、公园、小学的实践,让团队成员们完成了一次从“理论学习者”到“实践参与者”的蜕变。
线上研学阶段,小张和队友们为了看懂京能科技的电气一次系统图,不仅重温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内容,还主动查阅行业标准,“以前觉得图纸很枯燥,现在能从图里看到‘能源流动的路径’,特别有成就感。”线下探厂时,成员小王则被智能控制系统吸引:“屏幕上的实时数据跳动,能直观看到光伏功率变化对制氢效率的影响,这比课本上的公式更有冲击力。”
而在科普环节,成员们又面临新挑战——如何把专业知识讲给小学生听?“我们反复修改动画脚本,把‘氢能’说成‘会呼吸的能源’,把‘碳排放’比作‘环境的小垃圾’,直到能让孩子听懂。”成员小李说,当看到西朝阳小学的孩子为太阳能风扇欢呼时,她第一次感受到“知识传递的力量”。
这场实践,不仅让成员们深化了对新能源领域的认知,更让他们明白:青年参与“双碳”建设,既要懂技术,也要会传播,更要敢行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