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香飘养老院,手把手教学暖 “食” 光

发布时间:2025-08-28 19: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盛洲   阅读 39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本报讯(记者 孙盛洲) 揉面、擀皮、包馅,指尖翻飞间满是烟火气;欢笑、交流、品尝,温馨氛围里充盈幸福感。11 月 5 日下午, 烟台大学“药你健康” 公益服务队走进芝罘区区幸福养老院,开展 “巧手学面点,温情伴晚年” 主题活动。6 名专业面点师与志愿者一道,手把手教院内 40 余名老人制作南瓜馒头、豆沙包等家常面点,用香气与陪伴,为老人们的生活增添别样温暖。

活动前一天,公益服务队便提前来到养老院筹备:采购新鲜的面粉、南瓜、豆沙等食材,将活动室的桌椅重新摆放,开辟出 “教学区”“操作区” 和 “品尝区”,还贴心准备了防滑袖套、小尺寸擀面杖等适配老人使用的工具。“考虑到老人的饮食习惯,我们特意减少了糖分用量,选择易消化的食材,确保大家吃得开心又健康。” 服务队队长周婷介绍道。

下午 2 时,活动正式开始。面点师李师傅首先在教学区演示南瓜馒头的制作步骤:“先把蒸好的南瓜压成泥,和面粉、酵母粉充分混合,揉到面团光滑不粘手,醒发 40 分钟就可以塑形啦。” 他一边讲解,一边放慢动作,将面团揉制、醒发的关键要点逐一说明。老人们围坐在旁,有的认真记着步骤,有的拿出手机拍摄视频,眼神里满是期待。

“张奶奶,您这样揉面力度不够,来,我帮您调整下姿势。” 志愿者小吴发现 81 岁的张奶奶揉面时有些吃力,立刻上前手把手指导。张奶奶跟着节奏慢慢揉动面团,脸上逐渐露出笑容:“年轻时我也常给孩子们做馒头,好多年没动手了,今天跟着学,感觉又找回以前的劲儿了!”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张奶奶成功揉出光滑的面团,还特意捏了个小圆形,骄傲地向身边的老人展示。

另一边,豆沙包制作区同样热闹。75 岁的王爷爷学得格外认真,从擀皮时控制厚度,到包馅时掌握用量,每一步都仔细询问。“以前吃豆沙包都是买现成的,今天自己做才知道,原来皮要擀得中间厚边缘薄,这样咬着才不会漏馅。” 王爷爷将包好的豆沙包捏出精致的褶皱,小心翼翼地放进蒸盘,“等下蒸熟了,我要第一个尝,也给隔壁房间的老李带一个。”

活动现场,老人们互相交流技巧,分享过往做饭的趣事,活动室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经过 1 个多小时的忙碌,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南瓜馒头、豆沙包摆满了蒸盘。当热气腾腾的面点被端出时,香甜的气息瞬间弥漫整个房间。老人们拿起自己制作的面点品尝,脸上满是满足:“这馒头比外面买的还好吃,有小时候家里的味道!”

幸福养老院院长赵芳看着老人们开心的模样,十分感慨:“很多老人因为行动不便,很少有机会自己动手做饭。这次面点教学活动,不仅让他们体验了制作的乐趣,还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既丰富了精神生活,又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她表示,未来将联合更多公益组织,开展类似的生活化活动,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有滋味。

“暖心食光” 公益服务队队长周婷则表示,后续会根据老人的喜好,推出包饺子、做葱油饼等系列面点教学活动,还会邀请有烹饪经验的老人担任 “特邀老师”,让大家在互动中收获更多快乐。“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用美食搭建情感桥梁,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让养老院里的‘食’光更温暖。”

活动结束时,老人们纷纷拿着自己制作的面点,与志愿者、面点师合影留念。夕阳透过窗户,洒在满是笑容的脸庞上,与空气中的面点香气交织,定格成一幅温馨动人的画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盛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