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通讯员 吴淑贤、马雨筝)为破解乡村生态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课题,挖掘乡村振兴可复制经验,7月14日,烟台大学“青囊赋兴”实践队奔赴莱州市郭家店镇小草沟村,深入这座生态旅游示范村,探寻乡村振兴的“活力密码”。
清廉讲堂:解码生态旅游“规划图”
上午九点,实践队员们在宋书记带领下踏入清廉大讲堂。讲堂内,一幅幅图文静静诉说着村子里历代清官廉吏、乡贤能人的事迹。在宋书记生动的讲解中,队员们了解到:小草沟村聚焦“多彩郭家店、康乐小草沟”旅游品牌,以优质生态为基底,推进“旅游 + 文化 + 研学 + 康养”产业融合,打造梦杏乐园等特色项目。同时,村党支部深挖银杏价值,研制系列产品、完成商标注册,将生态资源转化为“致富密码”,生动诠释了“两山”理论实践逻辑,为乡村生态价值转化提供样本 。
▲图为宋书记为实践队员讲述小草沟村的发展史的场景 通讯员 甘超宇摄
▲图为实践队员与韩书记交流梦杏乐园的运营模式。通讯员 吴淑贤摄
走访调研:触摸乡村“民生温度”
在深耕产业发展调研的同时,实践队员们对村里老人的牵挂从未停歇。他们穿梭于村头巷尾,凭借药学院专业知识,把药品知识和健康常识转化为接地气的“唠嗑话”,给老人们细细科普,让专业关怀融入日常。之后,跟着韩书记的脚步,队员们踏入一位80岁高龄老党员家中,围坐在一起听老党员讲述往昔艰苦岁月,又笑谈生态旅游带来的变化,末了,更是紧紧握住队员的手,反复嘱咐:“你们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要好好学习,掌握真本事,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
这场跨代对话,让生态旅游意义与红色传承、家国情怀交融,队员触摸到乡村振兴的民生温度。
▲图为实践队员向村民科普健康知识的场景。通讯员 王晶摄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老党员讲述岁月故事的场景。通讯员 王晶摄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烟台大学“青囊赋兴”实践队以探索乡村振兴奥秘为脉络,以关爱老人为己任,用专业素养和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也赢得了小草沟村村委和村民的广泛认可。
这场乡土之行,不仅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乡村发展的认识,更让青春力量与乡村需求紧密相连,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抹鲜亮的青春色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甘超宇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