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爵溪行]“筑梦推普润爵溪,青春力量筑乡兴” ——宁波财经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以语言为桥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7 17: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晨鹤   阅读 8.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7日讯(通讯员 杨晨鹤)“语言者,国之经络,民之共识”,普通话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最大公约数,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规范、文明、和谐的校园语言环境。2025年8月19日,宁波财经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爵溪街,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通话推广活动,为助力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注入鲜活力量。

图为宁波象山爵溪学校正门侧面图

图为正在阅读普通话宣传手册的同学们

链接同心圆:普通话推广探访

 

在象山县爵溪村,宁波财经学院推普实践团与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悄然结下缘分。实践团与象山县爵溪学校紧密联动,深入了解当地普通话推广的实际图景与真实需求后,特意在学校展开了一次普通话教学活动,同时也走进街道完成实地调查问卷“推普润乡助振兴,青春建功谱新篇”的口号如同一簇跃动的火焰,迅速牵引住村民们的视线,也让普通话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走进更多人的心田。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给同学们开启讲解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向超市居民收集调查问卷


语趣寻踪:普通话闯关记

2025年8月19日下午一时,宁波财经学院实践团立足实地调研,聚焦当地普通话使用现状与需求,首先走进爵溪学校开展普通话教学课程。   

实践团成员通过绕口令、你画我猜、找错别字等游戏进行趣味互动、情景模拟,尝试正确的发音引导学生们规范发音、大胆表达。如在“发音岛”上,稚嫩的童声裹着认真劲儿响起:“四——是——四!”小家伙们一边掰着手指对数字,一边努力把舌尖抵住上牙床;“故事城堡里”火眼金睛找错词正在上演,小朋友们努力辨别,理解同音异字的各种含义,却也掌握普通话词语的多种奥秘......

图为同学正在参加火眼金睛找错词游戏   “以前不好意思说普通话,怕说不好被笑话。现在觉得说普通话很有趣,还能学到更多知识!”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高兴地说。实践团成员们发放宣传册和调查问卷,耐心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当普通话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每个孩子眼中光,都在诉说:原来沟通,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力量。

图为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回答


“走进村落,住户走访”开展“语言相通·心灵相融·同建乡村新图景”调研活动

 

宁波财经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的队员们于下午一时,带着精心设计的纸质问卷以及宣传手册,秉持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轻叩爵溪村的街角巷陌,走进了基层工作者、群众们的家中。

“学好普通话,不仅方便与外地顾客交流,还能更好地理解商品说明和政策信息,”实践团成员一边解释,一边帮助店主阅读这份宣传册。同时在调查问卷数字化信息的记录下了解大家使用普通话的频率以及使用场所。每一份问卷上的勾划,都不只是数据的叠加,这些细碎的记录,实则是在丈量普通话与乡村生活的连接深度,探寻语言之力如何真正融入乡村振兴的肌理之中。


图为居民所勾划的调查问卷展示图

水果店老板表示:“这些大学生们来得太及时了!现在来旅游的外地客人越来越多,学好普通话确实很重要。"通过实地走访,实践团发现,随着乡村旅游和电商的发展,当地居民对于学习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大家渐渐明白: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光能打破交流中的隔阂,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软实力”,让爵溪村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稳稳融入发展的大潮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水果店老板讲解宣传手册


“通”语筑梦,绘就时代新篇

 

普通话,是流淌在神州大地的“通用语”,从田埂间的一声问候消除方言隔阂,到电商直播间里的乡音变“金声”,它让沟通跨越山海,让信息畅通无阻。于个人,是打开机遇之门的钥匙;于乡村,是对接广阔市场的纽带;于民族,是凝聚文化认同的根基。

实践团的到来,不仅提升了爵溪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语言能力,更增强了地区发展的活力。一位当地教师评价道:“这些大学生们带来的不仅是普通话知识,更是一种新的视野和理念。他们让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进步的动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向同学收集调查问卷

宁波财经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的每一次行动,都在为乡村振兴垒筑基石。成员们以语言为“钥”,以青春为“媒”,不仅提升了爵溪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语言能力,更增强了地区发展的活力,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高校的智慧与力量。

一句普通话,一颗中国心;万声同语,万里同心。谨以此文告,宁财推普学子诚邀四海之内、九州之方,共襄斯举,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言桥。为时代发展共献力量。

撰文 | 杨晨鹤

图片 | 方芳

审核 | 何思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晨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