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上旺村浸润在黄酒的醇香里,青石板路蜿蜒穿过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6月27日,这支由各专业组成的“红芯数智先锋连”,带着对乡村振兴的思考与数字技术的热忱,在这片被誉为“江南大寨”的土地上,开启了一场跨越世纪的精神对话与科技赋能之旅。
一、精神灯塔:在上旺精神陈列馆触摸时代脉搏
“这些锄头磨出的老茧,就是最动人的数据可视化!”站在“八把山锄创大业”的巨幅照片前,队员们感受到了震撼。陈列馆内,上世纪70年代手工绘制的《荒山改造规划图》与当代卫星遥感影像形成奇妙呼应,泛黄的工分簿上整齐的蓝黑墨水字迹,恰似当今数据库中的规整代码。
二、数字田野:驾驶舱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在村委大楼“数智驾驶舱”中心,LED显示屏展示数据可视化,上旺村整体布局立体呈现,冗杂信息以直观图像展现。更令人惊讶的是,当地将茶园与笋山智能化,把集体农田、茶园开放到浙里办服务端,还助农户数字化经营笋山,促进线上线下商业联动,拓宽农产品消费新模式。
浙邮青翼宣讲团成员聆听技术人员讲解,学习数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这是此行重要部分,通过学习,可让技术在其他领域发挥作用。这让他们明白,暑期实践在交流中提升自己,是一场行走的专业课。
三、知识播种:文化礼堂里的数字公益课
在研学的同时,他们还在上旺村文化礼堂组织了一场宣讲,主题是《AI工具的使用》。对于银发群体,他们缺乏对AI工具的了解,需要对他们进行普及,他们的队员通过演示,教会老人们如何用AI工具查询天气、看新闻等。在宣讲结束后,老人们表示这堂课有很大的收获,并对他们表示赞赏。
四、文脉新生:文创书店里的精神交流
踏入上旺人民文创书店,仿佛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文化之旅。几位“红芯”青年围坐一起,为今日的研学进行总结——上旺村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发出了“数智驾驶舱”与“云农业”小程序,拓宽了他们作为数智专业学生的眼界。同时青年们还给村民开展了AI工具使用的培训,让村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结语
一段辉煌历史,一曲创业赞歌。离村时小雨淅沥,雨中牌坊渐远,经历永留心中。浙邮青翼宣讲团成员们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踏上归途。此次实践不仅是宣讲与学习,更是心灵洗礼与责任传承。未来,成员们会将上旺村所学精神与智慧融入学习工作,践行“红芯”精神,为推动数智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上旺村经历将成宝贵记忆,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探索未知、创造美好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正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