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科学教育是培育未来创新力量的重要基石。2025年7月2日至18日,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聚焦素质教育与科普使命,为2-6年级小学生打造了一场为期17天的科创公益夏令营。这场集科学实验、电子设计、图形编程于一体的暑期盛宴,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更成为点燃青少年科学热情的"火种"。
专业赋能:让课堂知识扎根实践土壤
来自物理学(师范)、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等5大专业的学生志愿者,化身"科学引路人",将专业知识转化为28场趣味实践活动。他们以"专业所学即社会所需"为导向,用通俗的语言解析复杂原理,用趣味的设计激活学习热情。从光学实验中的棱镜分光,到电子设计里的电路连接,再到编程课堂上的逻辑构建,大学生们用青春力量诠释着高校的社会服务使命,让科学教育走出课本,走进少年心田。
课程矩阵:构建三维度科学探索空间
科学实验:触摸可感知的自然法则。 "光的派对"上,棱镜折射出的彩虹让孩子们惊呼连连;"纸桥挑战"中,亲手设计的结构承载起远超预期的重量。在科学实验课堂,彩虹密度塔的分层色彩、肥皂泡的表面张力等现象,不再是课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可触摸、可操作的具象体验。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密度、张力、力学等原理,科学的种子在惊叹与探索中悄然萌芽。
电子设计:搭建会"对话"的电路世界。从串联电路点亮第一盏灯的雀跃,到并联LED实现多灯同亮的思考;从"音乐彩灯"随旋律变幻的惊喜,到"逻辑门电路"完成简单判断的成就感。电子设计课上,电阻、导线、芯片等元件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会说话的工具",每一次电路接通的光亮,都是对"实践出真知"的最佳注解,也让抽象的电学知识变得可知可感。
图形编程:用代码编织创意童话。在图形编程的天地里,代码块成为孩子们的"魔法积木"。他们为"打地鼠"游戏设计随机弹出逻辑,用循环指令控制"穿越峡谷"中的障碍物,甚至为游戏胜利设计专属动画。从指令拖拽到逻辑优化,孩子们全程主导创作,在闯关成功的欢呼中,不仅掌握了基础编程思维,更收获了创造的乐趣与自信。
此次科创公益夏令营,既是闽南师大物信学院学子服务教职工的暖心举措,更是高校发挥专业优势、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的创新探索。未来,学院学子将持续以公益活动为纽带,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高校力量。(通讯员:杨文洁、瞿文洁、陈晓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文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