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工商大学微电子与物理学院微物弘湘队围绕桃江县特色文旅资源与传统产业,开启了“三下乡”实践。活动前期,团队已与鸬鹚渡镇政府完成深度对接,就“小洱海”文旅宣传活动的具体细节展开沟通,为活动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航拍“小洱海”风景照
在鸬鹚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队伍前往素有“小洱海”美誉的羞女湖景区。这片水域面积达200余亩,四周被苍翠竹林紧密环绕,因湖面轮廓酷似一位侧卧的少女而得名“羞女湖”。湖域内,一道S型湖湾蜿蜒穿过清澈湖面,将水体巧妙分割,形成独特的景观层次;岸边植被随四季更迭呈现出春绿、夏荫、秋黄、冬翠的丰富色彩,即便在同一日的朝暮时分,也会因光线变化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致。据了解,桃江县政府近年来累计投入300余万元,重点完善了环湖步道、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着力将羞女湖打造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景区。
▲图为修山面出售包装
结束羞女湖景区的文旅资源调研后,微物弘湘队将调研重心转向桃江县另一张特色文化名片——“修山面”。走进修山镇当地一家规模化面厂,团队发现,不同于传统手工制面的耗时费力,如今的修山面生产已全面迈入机械化、自动化时代。在全封闭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内,全自动和面机、多道压延机、精准切割机等设备有序运转,从面粉搅拌、面团压延到面条切割、成型,整个流程无需过多人工干预。工人们只需通过控制台监控水温、压延厚度、切割长度等关键参数,便可高效完成传统工艺中复杂的“三揉九擀”工序,既保证了修山面的传统口感,又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从记录“小洱海”的原生态风光,到见证修山面的现代化生产转型,微物弘湘队在此次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文旅资源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作用。团队成员致力于以现代传播手段赋能传统美食,用青春力量为桃江县乡村产业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撰文 | 邓凯军
图片 | 牛芷含 阳灏
审核 |赵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牛芷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