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教育,语言扬起未来风帆

发布时间:2025-08-27 15:2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玉竹 顾泽天 朱家盛   阅读 3.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7日讯(通讯员 王玉竹 顾泽天 朱家盛)71日,湖北医药学院楚囊志愿服务队来到十堰市张湾区黄龙小学,开展了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助力乡村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暑期支教活动。团队由16名师生组成,带着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满满的热情,为这所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普通话推广课堂,用语言的力量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黄龙小学地处山区,部分学生因家庭环境影响,日常交流中仍习惯使用方言,在课堂发言和对外沟通时存在一定障碍。“很多孩子明明知识点掌握得不错,但一到朗读课文或上台演讲就格外拘谨,方言口音也让表达效果打了折扣。”黄龙小学教师坦言,语言障碍不仅影响学习效率,更可能限制孩子们未来的发展空间。楚囊志愿服务队的到来,恰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助力。

▲图为黄龙小学校长与志愿服务队交流

支教团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分层教学方案。对于低年级学生,志愿者们以兴趣为导向,通过儿歌、绕口令、拼音小游戏等趣味形式,帮助孩子们夯实普通话发音基础。“‘四是四,十是十’,跟着老师念绕口令的时候,孩子们笑得特别开心,在游戏里就把平翘舌音分清了。”志愿者付娜说,她带的一年级课堂上,孩子们总是举着小手抢着展示刚学会的普通话短句,眼里满是兴奋。

▲图为老师开展普通话课程

面向高年级学生,支教团队则更侧重提升语言应用能力,通过情境对话、主题演讲等形式,鼓励他们大胆运用普通话表达。五年级学生在续写故事环节和大家分享:“以前我怕别人笑我说话带口音,不敢在外面发言。现在我能用普通话讲黄龙镇的故事,感觉自己离外面的世界更近了。”

▲图为学生回答问题

“推广普通话不是简单的‘改口音’,更不是要丢掉方言文化,而是为乡村孩子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门。”团队带队老师张慧丽在课后研讨时强调,当孩子们能用流利的普通话与人交流、阅读更丰富的书籍、了解更广阔的天地时,他们的眼界会更开阔,未来的选择也会更多元,这正是此次推普支教活动的初心所在。

两周的支教活动虽已结束,但黄龙小学的变化仍在持续。如今走进校园,教室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中,普通话的比例越来越高;课间休息时,孩子们用普通话交流的场景也越来越普遍。这些清脆的声音里,藏着乡村教育的新希望,也承载着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

正如志愿者们在总结时说的:“当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流利地说普通话,他们的梦想,就能越过山岗,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家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