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7日讯(通讯员 李莎桐)为积极响应中央加强湖泊生态保护和治理要求,探寻湖岸共生发展新思路、新样态。7月2日,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一湖碧水·两岸新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托口镇,开展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清江湖湖岸协同保护与价值激活,以专业为基,以实践为笔,临摹出一幅融合生态治理、文化传承及社区共建的湖岸蓝图。
以专业为锚,精准把脉湖岸生态
流淌于清江湖下的文化血脉,是滋养着两岸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不朽根基。在托口电站大坝,实践团成员依托土木工程等专业所学运用无人机航拍、GIS系统分析等现代技术,对清江湖开展全方位“体检”。队员们徒步环湖勘测,记录污染点位,并运用Revit、GIS等软件建立清江湖及三里村周边的数字化模型,掌握污染物的具体分布情况以及形成问题,构建湖泊健康的数字档案。
实践团成员在进行设备调试。
“我们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提出解决方案。”团队负责人赵子涵表示。通过三维建模与空间分析,团队以青春力量精准识别生态薄弱区,并与村民小组共同巡查重点区域,对乱扔垃圾行为进行劝导。
以文化为韵,重塑湖畔乡土记忆
碧水新生不仅是政府所求,更是湖岸人民共同的愿景。实践团深入托口镇三里村各处街巷,向村民分发精心制作的湖泊保护宣传手册,耐心地将生活污水处理等实用生活技能转化为实际行动手段具象化传授给当地街坊邻居,为生态保护夯实有力的群众基础。
实践团成员在进行生活技能的传授。
“我希望这里的居民以后看见这面墙,就会记起湖岸共生的价值诉求。”实践团成员匡莹婧说,墙绘组成员以墙为纸,以彩为墨,将侗族纹样、山水杨梅、生态愿景融为一体,绘就一幅幅“湖岸共生”主题墙绘,将“两岸新生”的种子根植进每一位居民心中。
以宣传为桥,构建湖岸保护新格局
“当渔网打捞起整片的瓶罐废品,大家有没有听见来自翡翠的叹息?”宣讲组成员站在托口镇政府的讲台上说。在课堂上,实践团化身湖泊保护志愿者向当地孩童讲述湖泊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生态主题文创,讲述自己心中对于两岸新生的想法与理解。
团队成员在向当地孩童讲述湖泊保护的重要性。
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摄影组拍摄并剪辑完成湖泊宣传片,用镜头语言传递守护清江湖的迫切与希望,以艺术化的方式延伸宣传触角,让环保理念融入生活、深入人心。
七昼夜的躬身实践,团队深刻体会到在清江湖的碧水翡翠对于两岸人民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意义。未来,团队会坚持走在湖泊保护的道路上,将本次实践成果的嫩芽浇灌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