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深溪记忆,织就乡村文旅“新云锦”——浙江农林大学“竹韵溪创”团队以设计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7 14: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滕颖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当“深溪星旅”的构想初步成型,如何将纸面上的“星”IP、“星”场景、“星”体验,转化为可落地、可感知、可运营的实体,成为实践团面临的最大挑战。这要求团队兼具宏观的策划视野与微观的匠心设计,将“轻奢观星+夜游经济”的模式落到实处。

▲图为团队实地调研图

团队首先锚定了核心载体:老木板厂和汤家山观景台。对于老木板厂,团队提出了“星尘工坊”的概念。设计上,团队力求“轻介入”,保留原有工业骨架和木质肌理,融入象征宇宙星辰的现代元素:利用回收旧木板制作展示星空知识的互动装置;设计可开合的天窗引入自然光与夜间星光;规划星空主题手作区,让游客亲手“触摸”宇宙。如何平衡历史痕迹与未来感,如何让空间既服务于功能又承载叙事,是反复推敲的重点。

▲图为闲置空间旁的溪流

汤家山“星揽台”的设计则更侧重于氛围营造与科技赋能。团队规划了阶梯式观星平台,设置专业级天文望远镜观测点,并巧妙运用低照度、防眩光的景观照明系统,保护珍贵的暗夜环境。同时,引入“数字星轨剧场”概念,利用投影或AR技术在特定区域动态展示壮丽星图与天文知识,弥补肉眼观测的局限,创造全天候的星空体验。联动竹林,团队构思了“星竹市集”,以竹编灯饰、星空主题竹制品和本地农产品为主打,形成特色消费场景。

▲图为汤家山闲置场地

设计过程中,最大的考验是“沉浸感”的营造。不仅仅是在造景,更是在编织一个关于宇宙、自然与在地文化的沉浸式故事线。从踏入“星尘工坊”了解基础知识,到“星揽台”亲历星空震撼,再到“星竹市集”带走一份星光记忆,每一个场景都需环环相扣,情绪层层递进。这要求团队跳出传统景区思维,以策展的思维、剧场的逻辑去构建整个夜游体验。

▲图为团队与村委沟通座谈

每一次方案讨论、每一张图纸修改,都是为了让游客能真正沉醉于这片山野之上的浩瀚星河。这个过程让团队深刻理解,空间的价值重塑,核心在于创造打动人心的内容与体验。

撰文 | 滕颖

图片 | 滕颖

一审 | 朱意 

二审 | 陈昊 

三审 | 陶清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滕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