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农智云警”实践团:用实践体验点亮童年画卷

发布时间:2025-08-27 15: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叶嘉乐 桂陆瑶 胡晓琳 尤嘉琪 向星宇 甘雨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4日至7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农智云警”实践团在工学部团委书记罗忍章老师的引领下,走进佛山南海沥雅社区幸福院,开展了以“童心去体验、实践乐成长”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为期五日,涵盖科技启蒙、文化浸润、创意培养等多个领域,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元的夏日成长盛宴。

在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上,实践团义教组成员王艺凝生动讲述长征故事,以红色经典为指引,点燃孩子们的爱国热情,让爱国初心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非遗扎染课程中,义教组成员唐肖湘手把手教学,带领孩子们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素布在蓝白浸染间,绽放出千年文化的韵味,让传统之美在青少年手中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小朋友扎染作品展示

针对孩子们对宇宙的好奇,实践团精心设计了航空航天相关课程。义教组成员钟皓玮指导孩子们组装模型火箭,在零件组合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创意不断迸发,一个个承载着梦想的火箭模型逐渐成型。王艺凝老师则通过粘土教学,讲解星球的奥秘,孩子们用小手揉捏、塑形,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微型宇宙,在实践中初识宇宙,追逐航空梦想。此外,拼装仿生飞鸟滑翔机活动也备受欢迎,孩子们专注于翼片组合与骨架调整,当色彩鲜艳的“飞鸟”从手中滑出,承载的是他们对蓝天最纯真的向往。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一起制作火箭

人工智能启蒙课程中,义教组成员叶世琪、钟皓玮将复杂代码转化为易懂的“积木”,引领孩子们踏入人工智能的世界。太阳能小车手工课堂上,孩子们在实践团义教组成员的指导下,经历失败与不断调试,最终让小车在阳光下奔跑,解决问题的韧性在这一过程中悄然生长。“AI的发展是利还是弊?”义教组成员张家良带领孩子们展开激烈辩论,小辩手们唇枪舌剑,智慧的火花在思辨中绽放,创新思维得到有效锻炼。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一起探索编程世界

为让孩子们了解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叶世琪老师化身“农智”代言人,将高深的农业技术转化为生动的田间童话,通过改编自“狼人杀”的“病毒杀”游戏,帮助孩子们认清农田病虫害的真面目。义教组成员林心瑶、吴晓璇则带领孩子们开展“保鲜绘梦,自然留痕”活动,以自然为画布,在保鲜膜上创作,将花朵等自然元素化为斑斓的艺术作品。

▲图为小朋友参与“保鲜绘梦,自然留痕”活动

五日的实践活动在结营仪式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孩子们展示了亲手制作的火箭模型、扎染方巾、拓染画、太阳能小车等作品,还有充满奇思妙想的“科技发明提案书”,这些都是智慧与童真碰撞的结晶。孩子们纷纷畅谈自己的愿望,“我要发明反诈骗机器人”“我想造出太阳能水陆两栖小车”等想法,彰显了此次活动在他们心中播下的创新种子。

华南师大“农智云警”实践团的辛勤付出和显著成效,赢得了沥雅社区团委、幸福院工作人员及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社区幸福院负责人高度肯定道:“感谢大家为我们孩子带来精彩纷呈的课堂,无论是从内容丰富度还是课堂反馈都远超我们的预期。”孩子们也对实践团成员表达了喜爱与不舍,有孩子真挚表示:“很喜欢这周的课程,希望下次哥哥姐姐教得更久一点。”

此次实践活动,华南师大“农智云警”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在服务社会的广阔天地中书写青春担当,为助力青少年成长、共建美丽社区贡献了积极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的合照

撰稿 | 桂陆瑶 胡晓琳

图源 | 胡晓琳 尤嘉琪 向星宇 桂陆瑶

初审 | 甘雨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叶嘉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