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幻境,从纸页微光到灵魂回响——武汉工程大学青年学子支教语文特辑

发布时间:2025-08-26 20: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凯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携一盏心灯,走一场跨越历史时空的旅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后傍晚的深秋,重阳佳节本该团聚时刻,兰舟催促的又何止是人,更有那数不尽的忧愁…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希望之花 五育润心”崇阳支教团成员通过语文四重奏,让学生们共同感受文字背后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学习阅读技巧,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悟。

第一曲-初识诗词,打开古老的神秘卷轴

“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啊?”面对“老师”的提问,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咏鹅》、《赠汪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有没有人能够告诉我这些诗词都属于什么体裁啊”突然有人大声说“古诗”,而“老师”也满怀笑意,开始了那一天的课堂,从古体诗到近代诗、从乐府、绝句再到律诗、从唐诗、宋词再到元曲,小朋友们认真学习着诗词的格式与区别,也对于自己课本上的诗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不单单是一次诗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与传统文化的对话,让孩子们学习诗词的相关知识,从懵懂到入门,传承传统文化,于这大山深处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卷轴,奏起了一曲跨越千年的时空回响。

图为爱心托管班学生回答诗词格律问题

第二曲-观心入世,共同走进词人的时空

“如果换做是你们高考四次落榜,更何况是被皇帝为难,你们又会怎样做呢?”面对突然的发问,学生们均哑口无言,因为我们都未曾设想过求学失败的苦楚,未曾设想过如此凄惨的人生。带着共同的伤感与同情,老师与孩子们共同走进了柳永的一生—从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到留恋与歌舞之间的不羁少年,再到浮名低唱的白衣卿相,最终一生颠沛流离,惨淡离世。

图为孩子们共同观看词人柳永的纪录片

望着孩子们纯真的眼眸,老师语重心长的说道,尽管柳永的一生仕途坎坷,但是他凭借对诗词的见解,在文学上大展身手,尽管他的词作并未被同行认可,但是却在民间广为传唱,我们可能无法决定周遭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即便人生坎坷,我们亦会有自己闪闪发光的时刻,要始终坚信自己的努力,守望花开。

第三曲-拾句寻意,发现文字背后的世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傍晚十分,在凄秋的映衬下蝉鸣声更觉哀婉悲伤,面对着长亭良久,刚刚下过雨,更觉得离别之意涌上心头…在这悲伤忧怅的氛围中,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沉醉在这短短诗词之中久久不能忘怀,有了上一节课对于词人身世的讲解,仿佛每一句词都在诉说柳永的辛酸与无奈,通过逐字逐句分析,孩子们对于古诗鉴赏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在学习古诗鉴赏技巧的同时亦在感悟古汉语文学的奥妙。

图为学生写下自己对与雨霖铃的见解

第四曲-重温经典,体悟笔尖下余存的温情

“太阳寻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从阅读的一角窥探史铁生先生的一生,在一句句蕴含真情实感的文字间,感悟史铁生先生心态的转变,亦在字里行间感悟生与死的意义,学生们也通过此次阅读课加深了对散文的认识,希望通过本节课让孩子们能够真正走进阅读,在遇到人生不顺的时候也能通过曾经阅读中的文字获得力量,去体悟那些笔尖底下留存的温情,感悟而引起共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