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技艺如璀璨星辰,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与智慧。西兰卡普,这一土家族的传统手工织锦,便是其中的瑰宝。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土家族人民的生活、信仰与情感。近日,织锦传薪·六艺赋能——西兰卡普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实践小分队踏上了探索之旅,深入了解西兰卡普的前世今生,力求为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图为博物馆西兰卡普展区
小分队来到了恩施州博物馆。馆内,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勾勒出恩施州发展的宏伟蓝图。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领略了恩施的民俗文化、革命精神以及生态文明,更对西兰卡普背后的历史底蕴有了深刻的认识。西兰卡普,在土家语中,“西兰”意为铺盖,“卡普”意为花,它以棉、麻、丝为主要原材料,通过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传统方法,将红、蓝、黑色线作为经线,各种彩线作纬线,交织出绚丽多彩的图案。这些图案取材广泛,有山水风光、文化娱乐、生产生活等,每一个都蕴含着土家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图为土家族民俗博物馆
从博物馆出来,队员们来到了恩施女儿城的土家族民俗博物馆。这里,西兰卡普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众人眼前。传统的西兰卡普服饰与精美的现代服饰交相辉映,展示着这一古老技艺在时代浪潮中的创新与融合。西兰卡普与苗银结合的冰箱贴、手镯、项链、耳环等商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创新产品,不仅保留了西兰卡普的独特魅力,还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此次实践,让“织锦传薪·六艺赋能”小分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西兰卡普的传承与创新开辟新的道路。未来,小分队将深入挖掘西兰卡普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同时,他们还将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大对西兰卡普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为小分队在博物馆合影留念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古老的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情感。保护和传承这一技艺,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相信在“织锦传薪·六艺赋能”小分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西兰卡普这一古老的技艺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田甜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