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浦云凯)为深入践行 2025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以及《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相关要求,为积极响应无锡市“童创未来,智学无界”行动号召,2025年7月,无锡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青苗课堂”志愿服务团队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成功践行科普公益活动。本次活动紧密围绕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要求,以“做中学”为核心教育理念,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贡献力量。
调研先行细摸底,课程精设扣需求
活动伊始,团队便秉持着精准服务的理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青少年们的科学认知基础和兴趣点。线上,通过定向沟通收集案例,细致开展青少年兴趣摸底工作;线下,深入社区与家长和孩子们面对面交流,为后续课程设计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为确保课程内容既贴合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又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反复研讨、精心备课,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图为团队成员线下集中研讨备课
校社携手搭平台,趣教相融启思维
为让科普知识以更生动有效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青苗课堂”志愿服务团队积极与九里、润安社区展开合作。依托社区平台,团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科普课程,分别在两个社区开设了物理和AI科普小课堂。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创新采用启发式、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耐心细致地为孩子们讲解科学原理,还巧妙设置了诸多趣味小实验。通过这种方式,生动诠释了“玩中学、做中悟”的科普教育理念,营造出积极探索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认知水平。
图为团队成员在九里社区开展物理电路系列实验课堂
图为团队成员在润安社区开展AI系列科普课堂
收集反馈勤调整,优化课程提质效
每堂课程结束后,团队都会及时认真地收集参与学生及社区的反馈意见。针对这些反馈,团队成员迅速行动,及时调整和优化后续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式。这一举措不仅确保了“青苗课堂”能够持续改进,更使其不断贴近青少年的学习需求,让科普效果越来越好。
图为团队成员收集课程反馈意见
图为团队成员在九里社区结课合照
图为团队成员在润安社区结课合照
在科技和人才强国战略下,早期科学启蒙对培养创新人才意义重大。“青苗课堂”团队践行“科教兴国”理念,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科普资源,以趣味科普激发其好奇心与创造力,助力提升科学素养。团队表示,未来将深化校社合作,研发多元前沿课程,将高校智力引入社区教育,助力培育无锡青少年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展现大学生担当,以青春之力助社会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浦云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