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荟牵情,“蹴”起团结诗意风

发布时间:2025-08-11 14: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佳林   阅读 6.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李佳林)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言同心推普实践团,近日走进合肥市肥东县牌坊满族回族乡民族蹴球馆,一场汇聚满、汉、回三族青年的友谊蹴球体验活动在此热烈开展。此次活动紧扣“体育传承与文化交融”主题,以推广普通话为重要抓手,搭建起民族青年交流互动的平台,为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

肥东县牌坊乡完牌坊蹴球,作为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一颗明珠。自2018年蹴球馆建成投入使用,这里便成为全省各地满、回、汉三族留守儿童的“蹴球乐园”。每一年,馆内都会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解蹴球、学习蹴球的窗口。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200余名满、回、汉少年学员,这些孩子带着对蹴球的热爱,在全国各类蹴球赛事中崭露头角,斩获十余项奖项,让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绽放新光彩 。

活动现场,蹴球馆馆长李耀泉率先登场,用通俗易懂又专业细致的讲解,为大家剖析蹴球比赛规则与技巧。随后,实践团成员与满、回族小球员迅速组队,开启趣味横生的蹴球对决。发球环节,大家眼神专注、动作利落;比拼过程中,从个人技巧的巧妙施展,到团队配合的默契呼应,每一个瞬间都满是活力。在热火朝天的运动里,孩子们尽情感受蹴球带来的乐趣,沉浸式体会其独特的竞技魅力与观赏性,场馆内回荡着欢声笑语与加油鼓劲声 。

▲图为馆长讲解蹴球规则与技巧

▲图为实践团成员现场体验蹴球

不过,因参与活动的少年球员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方言差异明显,交流时不可避免出现语言沟通障碍。察觉到这一情况,实践团迅速行动,开展普通话知识宣讲。趣味绕口令挑战率先点燃氛围,“四是四,十是十……” ,孩子们争先尝试,在欢乐中感受普通话的韵律。紧接着,实践团成员以“蹴球比赛需要统一规则,跨民族交流需要共同语言”为切入点,结合蹴球活动里的协作场景,用鲜活案例生动阐释普通话在日常交流、文化交融中的关键作用,让孩子们明白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宣讲结束后,实践团还贴心为满、回族学员组织普通话水平测试与问卷调查,从字词发音到简单对话,细致检验学习成果,孩子们也积极响应,热情参与每一个环节 。

▲图为给蹴球学员开展普通话宣讲

▲图为给少数民族蹴球学员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

此次推普实践活动,创新将语言推广与传统体育深度融合,打破“课堂说教”的常规模式,把普通话学习巧妙融入“蹴球赛场场景”。让学员们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深刻领悟到:说好普通话,是赛场上协作配合的“催化剂”,能让不同民族的伙伴心贴心交流;更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同心结”,串起满、回、汉等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纽带,助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撰文| 黄新宇 黄娜

图片| 徐焘

一审| 李祥

二审| 徐焘

三审| 李佳林

审核| 李祥 徐焘 李佳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佳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