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师大“绘美客韵突击队”重走中央交通线,用青春脚步丈量红色血脉

发布时间:2025-08-05 22:5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晓琪 赖思瑶 邱锦灏 冼少彬 罗庆锐   阅读 1.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陈晓琪、赖思瑶、邱锦灏、冼少彬、罗庆锐)为深刻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近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绘美客韵”与“助梦e夏”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广东省首个中央苏区县——梅州大埔县,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用脚步丈量这条曾经隐秘而伟大的“苏维埃血脉”,在崎岖山路与历史现场的亲身体验中,触摸信仰的温度,感受先辈的艰辛,汲取奋进力量。

▲图为“绘美客韵”和“助梦e夏”突击队成员和指导老师合影。 张鹏基供图。

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跨越粤、闽两省三市五县,实地重走了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关键节点,包括承载“一门七烈士”悲壮故事的伯公凹交通小站、见证生死抉择的棣萼楼、系统展示交通线历史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作为重要指挥中枢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以及铭刻“誓死坚守”革命精神的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地。此外,团队还探访了初溪土楼群、桃源镇、旋庐、义训堂、大埔县博物馆、泰安楼、叶剑英元帅馆等多处革命遗址与文化地标。

▲图为绘美客韵突击队在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棣萼楼聆听刘华先老师的讲解。 许欣彤供图

在伯公凹交通小站昏暗的屋檐下,邹氏“一门七烈士”为守护交通线慷慨赴死的壮举,让队员们读懂了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与无畏牺牲。穿行于棣萼楼的隐秘通道,交通员在敌人眼皮底下智传情报与物资的故事,让队员们见证了革命先辈的非凡智慧与绝对忠诚。驻足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重温这条“摧不垮打不烂的地下航线”的峥嵘岁月,队员们真切感受到维系中国革命命脉的战略伟力。跋涉在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的泥泞山道,当年将士浴血奋战、誓死坚守的呐喊仿佛穿越时空,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革命斗争的残酷与钢铁般的意志。

正是亲历了这“一步一艰辛”的跋涉,队员们才真切体会到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交通员们是如何靠着双脚,翻山越岭、昼伏夜行,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中,用生命和鲜血维系着这条党中央的生命线。崎岖的道路、恶劣的环境,让书本上的历史变得无比鲜活,也让先辈们的坚韧与牺牲精神深深烙印在青年心中。

▲图为绘美客韵突击队指导老师林华林在中央红色交通纪念馆内向队员们介绍。 黄芮莹供图

除了实地走访,队员们还积极运用VR技术还原关键场景,与先烈后裔、当地村民深入交流,力求更全面地理解历史故事。这些亲身的体验和深入的交流,极大地深化了队员们对党史的理解,锤炼了理想信念。

队员肖湘凌深有感触:“只有双脚真正踏上这片浸染着革命热血的土地,走过那些泥泞崎岖的山路,才能真正掂量出当年交通员肩头千钧重担的分量。他们用生命守护信仰、传递希望的精神,是新时代青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伯公凹的煤油灯到三河坝的弹痕墙,广师大学子用脚步丈量信仰之路。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抵达,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在革命故地的泥土中汲取力量,他们将汲取的坚定信念、无畏牺牲与忠诚担当融入青春血脉,誓言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笃行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晓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