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山东大学历史学院组织的“赓续红色血脉”山东大学赴陕西、山西社会实践队迎着蓬勃朝阳,走进陕西铜川照金,在陕甘边根据地照金纪念馆、1933纪念广场与薛家寨革命旧址,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温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体悟照金精神的时代价值。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位于陕西、甘肃两省毗邻地区,是在中共陕西地方组织领导下,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领导创建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1935年2月与陕北革命根据地合并,共同构成西北革命根据地。照金,是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关键发祥地,也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诞生了伟大的“照金精神”。
实践队员首先来到陕甘边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纪念馆基本陈列以陕甘边革命斗争历程为脉络,通过“武装斗争,创建陕甘红军”“照金苏区的根据地建设”“陈家坡会议”等七个单元,全方位呈现那段烽火岁月。步入庄严肃穆的展馆,“武装斗争创建陕甘红军”主题展区首先映入眼帘,手榴弹、枪支残件等革命文物虽已锈迹斑斑,却瞬间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硝烟弥漫的年代。一件件质朴的物件,无声诉说着先辈的艰苦奋斗;一段段英雄事迹,深深触动着每一位队员的心灵。
纪念馆二层设有“陕甘边革命英雄纪念展区”,开设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专题展区,详实展示他们的生平事迹、革命活动及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展区内还陈列着100多位革命英雄的姓名和照片,他们大多默默无闻,却同样为革命事业奉献生命。一个个鲜活的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深深打动着每一位队员,使大家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愈发深沉。
随后,实践队来到1933纪念广场。广场中央,纪念碑巍然矗立,碑身正面“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鎏金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碑座浮雕以凝练画面集中呈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发动群众、组建红军,战士们在崇山峻岭间浴血奋战,根据地群众以纺车、锄头支援前线的群像,定格了军民一心、艰苦斗争的历史瞬间。队员们肃立碑前默哀,并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激昂歌声回荡广场,寄托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
7月31日下午,队员们攀登薛家寨革命旧址。1933年春,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区游击队来到这里,利用天然洞穴建立兵工厂、医院、被服厂、仓库等后勤单位,薛家寨遂成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沿着当年红军战士走过的山路攀爬,寨门、战壕、吊桥等遗迹依次呈现;半山腰岩洞内简陋的土炕、狭窄的通道,诉说着艰苦卓绝的岁月。站在山顶俯瞰,群山环绕,仿佛当年的战斗场景历历在目。队员们深刻感悟红军战士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体会他们如何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独立自主、开拓进取,为中国革命点燃希望之火。
一天的实践活动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结束。照金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深深烙印在每位队员心中。团队成员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照金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以坚定信念、务实行动传承革命先辈事业,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王睿霆
图片:李涵禹
审稿:刘紫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阎国婷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