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润津门共织锦绣 言泽盛会同筑未来 ——天职师大“理润山河 语泽四方”推普实践团走进天津市河西区三水南里社区

发布时间:2025-08-02 22:5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卓雯婧   阅读 29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果篦儿’——那可是咱煎饼果子的‘灵魂拍档’,缺了它可就不地道啦!”7月31日,天津市河西区三水南里社区洋溢着欢声笑语。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理学院“理润山河 语泽四方”推普实践团联合社区,精心策划了“津门语保小卫士”活动。作为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入选团队,他们引领30余名少年踏上方言与普通话的美妙融合之旅,同时为上合峰会的天津节奏提前注入青春生机。

一、问卷启智,语润新芽萌担当

活动伊始,实践团借助问卷开启孩子们对“乡村振兴”的初探。伴随一声生动的天津“逗你玩儿”,现场的小脸瞬间绽放惊喜笑容。实践团成员以“乡音是家乡独特‘声音密码’”破题,引导大家认知方言承载的天津烟火气,随即巧妙转折:“可要把咱们天津卫的故事传遍四方,还得靠普通话这座坚实的‘桥梁’!”通俗讲解立即拉近了距离。当实践团成员点明“学好普通话,能让乡村振兴之路更宽更热闹”时,孩子们眼中闪出光,坚定承诺响彻活动室:“我们要当文明小使者!”乡音与通用语在此刻共振,责任与热情在幼小心田扎根萌发。

二、乡音解码,薪火相传谱新章​​​

活动的高光时刻来自沉浸式红色洗礼。实践团成员将津味十足的《拥军鞋》故事改编为普通话剧本。舞台上,“王大娘”在昏黄油灯下翻寻红绸,只为给前线子弟兵的千层底布鞋“镶块吉利红”的情节令全场屏息。当小演员神情庄重地起身,用稚嫩却无比清晰的普通话喊出那句浸透期望的台词——“让孩子们脚底下都踩着这‘红’”,现场许多家长悄然湿润了眼眶。当地方言承载的历史情愫在童稚的普通话演绎中再次滚烫,红色精神跨越时空与童真相连,如清澈溪流汇入新一代心海。

三、方言竞趣,童绘津门文明礼​​​

“方言猜猜乐”将气氛推向沸点。“玻璃盖是膝盖,果篦儿脆到掉渣!”孩子们小手高举,答案脱口而出,破解“乡音密码”的雀跃在空气中激荡。热情尚未平息,孩子们又化身“文明小设计师”,伏身提笔,认真思考,用普通话在彩色便利贴上写下真诚心愿:“天津欢迎您,煎饼果子嘎巴菜请您尝!”、“上合峰会,天津娃教您说礼貌话!”童言稚语汇聚成流,一张张闪耀童真的心意卡片汇成一面“推普文明天津行 共助乡村振兴路”的活力心墙,照亮社区一角。

四、誓言共振,以言助兴迎盛会

活动尾声,一场特殊的宣誓仪式凝聚全场热望。无论长幼,大家神情庄重,齐声宣读《文明倡议》——“在学校说普通话,传递知识;在社区说普通话,传递温暖;对上合客人说普通话,传递天津热情!”小卫士的清脆童声与志愿者青春的誓言彼此应和,汇成“天津有礼,推普有我”的恢弘交响,将本土情怀与开放姿态熔铸为迎接世界宾客的真诚请柬。

本次“津门语保小卫士”课程,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老协议“推普+乡村语言文化”板块核心实践之一。它不仅让乡音乡情在普通话的“新声”中绽放生机,更打通了语言能力通向产业振兴与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使得抽象“推普”成为感知与行动的具象载体。

天津市河西区东海街道三水南里社区在活动后特向学校致感谢信,称赞学子们“高效完成所有任务”,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当方言文化融入少年心灵被再度擦亮,当普通话化为服务发展的密钥,“校社联动”的新模式真正使传统文化“活”出新意,让文明意识在行动中落地生根。这群以语言为媒,连接传统与未来、服务故土与世界的小小使者,正成为讲述中国乡村振兴精彩故事的鲜活注脚,更是天职师大献给上合峰会的一份灵动礼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卓雯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