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学子书香浸润乌罗苗乡 主题阅读助力乡村少儿素养提升

发布时间:2025-08-02 00: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熙浪 吕柯凡 陆睿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杨熙浪 吕柯凡 陆睿)7月22日至28日,贵州大学“护苗乌罗”志愿服务队一行9人,深入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新民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护苗乌罗”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活动聚焦乡村未成年人核心素养,特别是阅读素养的提升,精心打造爱国、诚信、感恩、励志四大主题日活动,结合阅读推广、安全教育、艺术创作与情感表达,为当地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一个充满关爱、启迪与陪伴的暑期。

抵达新民村的首日,队员们便分三组走访了10户学生家庭。家访揭示了一个普遍现象:村中留守儿童比例高,父母多在外务工。在与一位女孩的深入交谈中,她颤抖着倾诉了自己曾遭受霸凌的经历。“你的遭遇我很痛心,但你是否更有勇气去接纳后面十年的你自己?”队长杨熙浪轻声安抚,并邀请她参与后续活动。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成为了实践队的重要责任。家访记录本上,孩子们的兴趣点和家庭的实际需求被细致标注,为活动精准发力奠定了基础。

▲图为服务队员在新民村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与孩子及监护人亲切交流

爱国种子悄然萌发

“爱国主题日”上,松桃本地“最可爱的人”龙世昌英雄的革命故事成为鲜活教材。孩子们专注阅读,感悟家国情怀。制作“红色故事手账”时,稚嫩的画笔描绘着英雄形象,真挚的文字记录着心中感动。留守儿童黄霖浩在“手绘盛世祖国”环节,用画笔勾勒出他心中的2049年——一个充满智能科技、繁荣昌盛的中国图景。“小小播报员”的乌罗少年爱国模拟电台里,孩子们铿锵有力的播报红色诗词与故事,传递着对红色精神的理解。

诚信风车转动承诺

“诚信主题日”虽遇阴雨,但活动热情不减。原计划的户外“诚信树”巧妙变身为室内“诚信纸风车”。孩子们在五彩风叶上郑重写下诚信格言:“说话要算话”、“诚实最可贵”。微风拂过,转动的风车仿佛是他们无声的承诺。下午的“寓言小剧场”,《狼来了》《曾子杀猪》等经典故事被孩子们搬上舞台,生动的表演和互动点评让诚信美德深入人心。“午间茶话会”则围绕“善意的谎言”展开情境讨论,引导孩子们辩证思考诚信的真谛。尤为重要的是,结合家访发现,实践队专门开展了“反霸凌”安全教育宣讲。队员们清晰解析霸凌类型,演练应对技巧,并着重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最新修订要点和正当防卫的法律解释,鼓励孩子们勇敢说“不”,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那位曾吐露心事的女孩全程认真聆听,眼神逐渐坚定。

▲图为孩子们在“诚信主题日”展示自己书写诚信格言的纸风车

感恩书信寄托思念

“感恩主题日”流淌着脉脉温情。共读成长故事后,孩子们纷纷分享身边人的点滴关爱。在“感恩书信写作”环节,队员细心教授书信格式。留守儿童陈文灏第一次将对母亲的思念诉诸笔端:“妈妈,我好想您,您工作一定很辛苦吧,您一定要好好休息啊!”真挚的话语让在场的队员动容。服务队细心收集了所有写给远方亲人的信件,承诺一一寄出。随后的“‘感恩遇见这本书’微书展”上,孩子们化身为“小小导览员”,热情地向同伴推荐关于感恩与情谊的书籍,自信地表达推荐理由。

励志梦想扬帆起航

“励志主题日”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火种。“阅读寻宝图”引导他们在书海中探寻“勇气”与“坚持”的力量。在“梦想绘画工坊”,孩子们的画笔下,有消防员在国旗下英勇救火的场景,有警察维护正义的身影,也有老师在讲台上谆谆教诲的画面。他们将书中激励自己的金句摘录下来,精心装饰后放入自制的“梦想能量瓶”中,寓意珍藏梦想的力量。最后的“诗歌朗诵会”,《少年中国说》的激昂旋律响彻新民,“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在孩子们心中激荡。村委会门口的小卖部的杨大妈不经感慨说:“好久没有在我们新民听见那么整齐的读书声了!”

爱心汇聚点亮未来

实践尾声的“乡村成长成果展”上,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绘画、一本本精心制作的手账、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一个个承载梦想的能量瓶整齐陈列,吸引了众多村民和家长驻足。家长代表余女士看着孩子的作品感慨:“毛崽(孩子)回到家,把他白天写的信给我,我感觉孩子突然就长大了!”离别之际,服务队将精心准备的70册书籍捐赠给孩子们。这些书籍全部来源于服务队在贵州大学校内发起的“书润苗岭·智泽乌罗”书籍募捐公益活动,凝聚着贵大师生的拳拳爱心,涵盖文学、科普、励志等多个门类,为孩子们打开了更广阔的知识之窗。

▲图为服务队向新民村捐赠爱心图书,以此建立乡村青少年微读书角 

一周的朝夕相处,书香浸润着新民村的孩子们。阅读,不仅传递着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爱国、诚信、感恩、励志的种子。那位曾受霸凌困扰的女孩坚定说出“我会勇敢”的成长,留守儿童陈文灏在信纸上诉说思念的温情,孩子们在梦想绘画中描绘未来的憧憬,以及家长见证孩子“突然长大”的惊喜,都是阅读力量最生动的诠释。贵州大学“护苗乌罗”志愿服务队以书为媒,用心耕耘,不仅为乌罗孩子打开了更广阔的认知之窗,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助力乡村青少年阅读素养提升的初心。当队员们挥手告别,留下的不仅是70册凝聚爱心的书籍,更是点燃在孩子们心中的那盏阅读之灯,照亮他们自信前行的道路。

文字:杨熙浪 吕柯凡 陆睿

摄影:张筑欢 

审核:张月 张洪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陆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